第32部分(第2/4 頁)
及謝芳陪著去了,用田家大嬸的話說:“就這兩人的性格,去了可別跟人家大老婆打起來。”
第二天謝杜氏與謝芳回來,應驗田家大嫂的猜測,兩個人臉上都帶著傷,雖然緘口莫言,但是也能估計發生什麼事兒咧。
謝家感覺很是沒臉,老爺子命令女眷儘量少出門,省的引發新一輪的熱議。
不過,由於有了新的依仗,謝家地位在杜家莊也算是提高不少,尤其是那些趨炎附勢之人,開始曲意逢迎,試圖想搭上縣令長兄這條線。
老爺子的心情慢慢好轉,尤其是謝業繼的地位穩固不說,還在第一場雪之後,將謝業續也帶到縣城裡,成為孫吉祥綢緞鋪裡的賬房。
杜家莊的人都在暗傳,說是謝家老爺子老太太,也要跟著去縣城享福,家裡的田地都交給謝業成打理,收成按照佃戶比例分配。
謝何氏也不理這些傳言,她還盼著謝家趕緊搬走咧,省的沒事就找自己晦氣。
時間過得飛快,謝翠花來到這裡,迎來第三個春天。
她提著小籃子可以隨意在鄉間田邊轉悠,這就是長大的好處,可以自己單獨出入。
謝家在第二年麥收過後,就搬去縣城裡,不是老爺子要求去的,而是謝趙氏去縣城探親後就不想回來咧,所以老爺子順勢跟著去縣城居住。
兩年多的時間,不長不短,但是謝萍變化最大,終於成為孫吉祥的繼室,原來的正頭夫人,不知為什麼突然得疾病身亡,沒有出孝期,謝萍就被孫吉祥扶了正。
錢香現在已經有孕,挺著大肚子,時不常回到女學找二嬸子嘮嗑,跟著她來玩的孕婦還有王二丫,她與謝業成成親後,跟謝趙氏鬧了好幾次,最後都是以婆婆失敗而告終,否則謝趙氏也不會那麼想離開杜家莊。
沒有謝家人在一邊虎視眈眈,謝何氏帶著三個女兒過的很是滋潤安寧。
杜奶奶已經搬出女學,因為杜石山長大了,雖然只有十歲,但也不能在女學後宅住,怕引發不好的流言蜚語。
杜奶奶家重新蓋了青磚大瓦房,尤其是那圍牆,建的又結實又高,看著就很安全。
謝何氏也買了一塊宅基地,位於莊子的北邊,離向陽坡很近,由於偏僻,謝何氏一直沒有在那裡蓋房,想著等謝業立回來後,讓他張羅蓋上磚瓦房。
杜石山還是與謝翠靜關係最好,兩人雖都長大,但是去哪裡依然形影不離,杜奶奶與謝何氏之間早有默契,等兩個孩子長大些,就將親事定下。
謝翠嫻的繡工更加嫻熟,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她每年的繡活都能賣不少的錢,姐妹三個,屬她的私房錢最多。
謝翠花長大能自由走動後,就想著怎麼不動聲色地掙錢,臘腸已經成為這一帶的特色,杜家莊因為這個,變成平定縣最富裕的莊子,就連雜姓人那邊,絕大部分人都蓋上青磚大瓦房,還別說杜家莊本姓人家,所以想嫁過來的女孩趨之若鶩,。
當然,也有那些不滿足之人,想法設法偷盜配方,尤其是內賊防不勝防,最後,盜版臘腸開始氾濫,好在杜家莊臘腸的美名還是傳揚出去,瞭解的大都來杜家莊訂貨。
家裡賣糧食存下的銀子已經不少,謝翠花就想著用這些銀子做買賣,由於兩年多的影響,孃親謝何氏已經習慣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兒,遇到點啥事兒,都會跟她唸叨,聽聽她的建議,所以動用家裡的存銀,謝何氏不會阻攔的。
去年秋天,謝翠花在鎮子上看到有許多農戶在賣梨,價格很是便宜,說是今年梨子大豐收,自家吃不了又怕放壞,只好賤賣。
由於都不會儲存水果,爛了就倒入糞坑裡當肥料,謝翠花覺得很可惜,尤其是冬季北方想吃水果很難,即便地窖裡存放,也儲存不了很久,所以她就想,等到開春後,實驗一下,看能不能做出罐頭來。
瓷瓶可以定製,唯一要解決的就是密封,現在瓶蓋都是木塞,不知這木塞能不能起到密封作用。
她讓杜三叔在鎮子上,定製幾個小瓷瓶,又讓木匠師傅幫著製作大小合適的木塞,拿回家後,將瓷瓶清洗乾淨又消了毒,往裡面灌上涼糖水,塞上木塞放在鍋裡開始煮。
沒有表看不了時間,只能大概估計,看看差不多了,拿出瓷瓶放涼後檢視,那木塞果然漲的很緊,往外倒水一點痕跡都沒有,現在只要看看保質期是多長時間就行了。
水果快下來前,謝翠花忐忑地將罐頭糖水開啟,倒入碗裡小心地喝了一口,立刻笑足顏開,罐頭算是基本成功,這麼長的時間,裡面的糖水因為密封好而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