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盡孝不能兄”問:“黨要你了麼?”
“報效祖國兄”萎了:“我……我是積極分子……”
三個人小範圍裡笑了起來。
然後這幫倒黴孩子裡也不知道誰那麼敗家,半路上車停了——前方山體滑坡。
他們正好被堵在一個很小的村子裡,車停在這,立刻有幾個村民上來兜售粽子和煮蛋,坐車坐得腿麻的乘客們都下來活動,二十分鐘以後路況還沒有要清理好的意思,李琦就捅捅柳蓉:“我想去廁所。”
前邊一個小姑娘聽見回過頭來:“我也想去。”
柳蓉茫然四顧:“廁所在哪?”
李琦說:“去老鄉家借吧……”
柳蓉:“啊?”
坐在她們前邊的小姑娘叫顧湘,是個明眸皓齒的苗家人,家鄉就在本省,現任支教團的專職翻譯,顧湘說:“沒事,說一聲應該就行,他們這臨著公路,我估計肯定好多人來借過。”
柳蓉和李琦兩個就決定跟著她混了。三個小姑娘和隊長打了招呼,下了車,顧湘帶著她們去和一個正在路邊幹活的大叔打了招呼,成功的借到了廁所——真是讓人終身難忘的一個廁所——看門的是雞,圍觀的是豬,走進去發現裡面底下是糞池,上面是用一條一條的木板搭成的,小小的空間裡,無處不方便,無處不可方便。
柳蓉:“……”
李琦:“……”
顧湘:“……”
她們歷險一樣地解決了國計民生問題,心有餘悸地向大叔道了謝,才走出去,隊長的奪命連環call就來了:“你們在哪裡?快回來快回來,這邊可以走了,司機說不能停在這,要往前一點……前多少?幾百米吧我也不知道,反正你們快點跑回來就對了。”
李琦放下電話,轉達了隊長的意思,然後說:“你們等等,我先把鞋帶綁緊點,不然不好跑。”
柳蓉和顧湘:“……”
她們三個追著車跑了大概得有八百米,這才上氣不接下氣地趕上,一上去就有人鼓掌起鬨,柳蓉聽見那位“盡孝不能兄”淚流滿面地捂著臉說:“我的人生圓滿了,圓滿了,終於有妹子追著我的車跑了,還是仨!”
直到下午,他們才到達目的地“和平鎮中學”,大巴把一行拖著大小行李箱,神色委頓的支教團成員放下,就煙塵滾滾腥風血雨地絕塵而去了。
學校的校長親自出來接他們,柳蓉看著學校的大鐵門和門口的宣傳欄花壇,有些呆愣,她覺著這學校比她想象得好多了,看起來也就是個普通的鄉鎮中學水平,一點也不像貧困的樣子。
再往裡走是學校寢室和教室,教室的模樣就不像外面看起來那麼好了,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好像就是建來應付檢查的,桌子上地上都一層土,好幾個小男孩臨時跑來收拾。
教室不知道怎麼設計的,採光很差勁,往裡一走就覺得很黑,窗戶很多破的地方,課桌坑坑窪窪的,活像月球表面。教室裡沒有椅子,孩子們上課的時候要兩個人一起坐一條長板凳。
校長給他們找了一間辦公室,看起來是學校的會議室,有一個大圓桌,屋頂還有吊扇,算是條件最好的地方了。
他們把行李暫時放在了辦公室,就一起去熟悉學校環境。
他們吃飯的地方說是“食堂”,其實更像是食堂師父的家,很小,後面一個鍋爐,是給學生蒸米飯的地方,從教室和辦公室去往“食堂”,需要穿過一個大坑,坑裡拴著一頭牛,還有一些雞和幾隻幼貓放養,都不怕人。
坑邊還有個小溪流,是活水,傳說可以直接喝,廚房做飯洗菜用的水都是這裡面的,夏天還會有小孩在裡面洗澡。
“食堂”是不允許學生進入的,只供教師使用,校長特別強調,不要因為心疼學生就帶個別同學進來。李琦忍不住問:“張校長,那學生吃什麼?”
張校長說:“學生們從自己家裡背米來,然後每天放在飯盒裡,學校統一組織蒸飯。”
李琦張張嘴:“那菜呢?”
張校長看了她一眼:“菜也是自己帶,我們這五天放學生回家一趟,拿生活用品,一般學生會帶鹹菜來,家庭條件好的也帶臘肉。我個人不贊成他們在吃喝方面太講究,學校是給學生學知識的地方,不是貪圖享受的地方。”
李琦啞然,不知道原來吃口熱菜就是貪圖享受了。
他們被安排進了學生寢室,一間學生寢室裡有八張床,上下鋪,很多床沒有床板,張校長一聲令下,幾個小男孩就跑出去幫他們搬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