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直跳,他知道,這個高手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師父李長水。因為師父說過四處雲遊印證武學的事情,並說過自己的天鈞造化功是“天下之大,皆可去得”。
“王薌齋說,郭師後來告訴他,那人練的功法很少見,叫做天鈞造化功。而他們比試的時候,因為郭師年齡較大,實際上是處於下風。而那人收發由心,功力已經到了深不可測的境地,應該在郭師之上。”
想到師父當年的英姿勃發,姜軍心裡大是興奮,而後來師父卻遭到『亂』槍重傷而死,姜軍心裡又十分傷感。
黃燦續道:“不過後來王薌齋曾經說過,郭師跟那人交換過心得,也把這些心得傳給了王薌齋和其他學生,但奇怪的是,很少有人能夠悟透那套功法,久練不見成效,漸漸地大家都不再練習這個功法了。”
姜軍聽到這裡,心裡也有些明瞭,當年除了師父和自己,其他師弟都沒有突破天鈞造化功第三層的,看來這套功法對悟『性』要求很高。想到“懷柔天下”這種招數,有些像後世所說的心理暗示,全憑精神力來制敵,確實很難學會。
黃燦又道:“老夫當年聽了先父的講述,心中十分好奇,對那位練習天鈞造化功的奇人也是十分佩服,故此記住了這段秘辛。小友你能練習有成,不知道有什麼秘訣?”
姜軍忙道:“小子其實也就是略知皮。當時先師教我多讀《黃帝內經》,說道其中有真意。例如: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可能就是奪取天地造化之靈氣,以修煉自身。”
對於這位老人幫助自己瞭解了很多秘辛,姜軍也沒有打算藏私,便細細地跟他講解起來。不過他也有些不解,問道:“那麼後來,為什麼那麼多武術名家的功夫都沒有流傳下來?小子看一些書籍記載,好像內家高手已經是鳳麟角。”
“關於這個,老夫這麼多年也思考過,自覺能夠解釋一二。”
黃燦點了點頭,說出了一段理由。
第41章 無間道
第41章 無間道
“小友是大學生,應該讀過史書,當知俠以武犯禁。”黃燦目中神光湛然,看著姜軍。
姜軍點了點頭,他知道這句話出自韓非子的《五蠹》,原文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意思是說,文人們總是靠筆桿子擾『亂』法制,俠客們總是用暴力觸犯律例。韓非子是法家的大名人,非常反感這些文人和俠客,覺得好好的社會秩序都被這些人給搞壞了,而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應該是高於一切的。
韓非子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他的論點也被歷朝歷代的封建帝王所推崇。文人和俠客,特別是勇武有力的“俠客”是很多統治者暗暗忌憚的物件。可是,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太多“以武犯禁”的事情,那些以暴力來解決問題的人當中,也不乏有勇有謀的豪傑之輩,千百年來一直得到人們的景仰。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裡面,還特地給一些“以武犯禁”的人以大量筆墨。
“越是昌明的統治,法度越是完善。俠客,亦或是武者,他們的生存空間都非常小。要想社會安寧,就不能由著那些武者任『性』而為。本朝太祖雄才偉略,飽讀史書,自然深諳此道。故此本朝一統之後,曾經多次整合武館,有那些不予配合的武術名家,多被視為刺頭,有的被鎮壓,有的被分化,到得60年代,可謂是人才凋零啊。呵呵。”黃燦搖了搖頭,頗有無可奈何之『色』。
金濤見師父沉默,便問道:“師父,沒有武術名家,還有那些武林秘籍,按說也應該流傳下來才對。”
黃燦搖了搖頭道:“又有那十年浩劫,大多數武術典籍付之一炬。你那是也不過剛剛出生,對此也不會知道。那場運動,令很多武術家都是噤若寒蟬啊。本來我們習武之人,地位就不甚高,經此一傷,那是元氣不復了。”
姜軍默默咀嚼,心中瞭然,在清末民國時期,武術名家如雨後春筍,百花齊放,強手雲集,乃是武術即國術最為鼎盛的時期。而後來卻越來越是凋零。
“所以,『亂』世出高手,而太平盛世……呵呵,飛鳥盡,良弓藏啊!”黃燦似乎不願意多說。
姜軍點頭道:“多謝黃老指點。小子明白了。”姜軍想到網路上的訊息,中國功夫連拳擊手和泰拳手都打不過,實在是讓人灰心喪氣。
黃燦又道:“雖說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練功要單靠自己,又是談何容易啊。所以後來武術人才越發的少了。像金濤習武四十年,仍舊沒有機會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