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4/4 頁)
都要糟糕,不過裡面擺放著的卻都是阿斯頓馬丁過往的每一款車型。
也是在展覽廳裡,楊歡才注意到,原來阿斯頓馬丁除了設計汽車外,同時也設計皮鞋、手錶、錢包、箱包等一大堆東西,難怪當初在哈羅斯見到烏里希·貝茨的時候,他身上佩戴那麼多阿斯頓馬丁的東西了。
“歡少爺,這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除了白車身工序使用了機器人外,我們每一道工序全都採用手工製造,甚至包括車身噴塗。”
烏里希·貝茨介紹起阿斯頓馬丁的製造工藝,那是帶著得意的神情。
在他看來,這裡代表著汽車手工製造的尖端技術和傳統。
要說汽車手工製造,阿斯頓馬丁認第二,怕是沒有人敢認第一了。
可在楊歡看來,這多多少少有些諷刺。
當你執著於高品質的手工製造的同時,你的競爭對手卻在大肆進行流水線作業,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在不停的提升造車技藝,這也導致了阿斯頓馬丁年年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觀完了阿斯頓馬丁們最賴以驕傲的皮革車間,楊歡在烏里希·貝茨等人的陪同下,返回了行政辦公區,所有的核心管理層也都陸陸續續的走進了會議室。
楊歡掃了一眼在場的所有人,發現所有人也都在看他,在等他說話。
“我想說,我們必須要忘記過去所曾經取得過的輝煌,或者曾經遭受到的冷眼和低谷。”
在場所有人都抬著頭,看著楊歡,聽著他用淡淡的聲音開始他收購公司後的第一次開場白。
“今天,我們跟過去的阿斯頓馬丁的輝煌和低谷說再見,明天,我們要迎來一個全新的阿斯頓馬丁,打造一個全新的局面!”
楊歡的話,贏得了一陣還算熱烈的掌聲。
畢竟之前大衛·理查茲收購阿斯頓馬丁之後,話說得甚至比楊歡還要漂亮,可結果呢?
在場的都是汽車業界的老油條了,也都非常清楚目前阿斯頓馬丁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歸根結底就一樣東西,錢!
“我宣佈,阿斯頓馬丁將投資兩千萬英鎊去升級造車工廠,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工程,在新工廠投入使用之後,阿斯頓馬丁整條汽車生產線將被進一步完善,把阿斯頓馬丁的造車工藝和效率,再往上提升一個臺階。”
在場所有人聽了,都一陣譁然。
用兩千萬英鎊去升級造車工廠?
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要生產效率提升,那不是要重返前幾年的覆轍?
要知道,如今阿斯頓馬丁的造車工廠年產量就有八千輛,可現在一年的銷量才三千多輛。
只是升級工廠,有用嗎?
而且烏里希·貝茨時期,最受外界詬病的一點就是有了銷量,但沒有了質量。
可這一點楊歡也跟烏里希·貝茨瞭解過,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