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無盡》的局勢要開始產生變化了,我們未來的競爭對手們也開始展開行動了另外,由於我們的涉入,但凡我們所涉足的試煉島,遊戲程序和局面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響,甚至被加了遊戲程序”
大叔稍稍停下了手頭忙著的工作,認真的跟梧桐解釋著:“先是《無盡》的第二波玩家潮要湧入了,Boss你應該知道,第一波玩家潮,絕大多數都是大型玩家公會、家族、組織,以及各大虛擬經濟業界的公司、集團、財團,還有職業性的職玩公司,再加上《玩家》、《高階玩家》、《級玩家》榜上的高手吧?即便是佔據第一波玩家潮中8o以上人口的小團體和散人玩家,也絕大多數都是愛好遊戲的老玩家和年齡段較為年輕的年輕人。”
雖然梧桐以前很少能夠玩遊戲,但是對遊戲的一些常識與諮詢,多少還是瞭解和聽說過一些的,一款遊戲,在開放初期第一時間湧入遊戲的,必然是專業、職業人士,以及遊戲公會、家族等一類的勢力,再加上愛好遊戲的年輕人。
這第一集團,往往就是遊戲之中的上層和中層結構,他們通常會在遊戲開放的第一時間,或是頭幾天就進入了遊戲,爭搶遊戲初期的優勢,以期能夠在遊戲中後期積累足夠的實力,方便出頭。
也就是說,這些人到中後期,基本上就是整個遊戲的靈魂階層,遊戲內容的開拓者和遊戲程序的推動者,他們在通常意義上來說,才是真正概念上的“玩家”。
而第二波玩家潮,是對遊戲沒那麼熱衷,但是並不排斥的群體,或者是第一波玩家潮中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的群體,他們可能從朋友那裡獲知這款遊戲不錯,抱著玩玩也不錯的念頭稍緩一步進入遊戲的,他們將成為遊戲之中的主要消費群體,也就是常說的“普羅大眾”。
而第三波無玩家潮,就是透過各種渠道得知這款遊戲,原本並不是十分感興趣,但是產生了好奇,想試試看的人員了,他們通常包括了年紀較小的玩家,還有年紀較大的玩家,再就是大量66續續加入遊戲的普通玩家。
這三波玩家潮,其人口比例,往往是“2:3:5”的比例。
“而且最主要的是,第一波玩家潮的經驗積累已經看的出結果了,大量的玩家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遊戲方式,開始明確了遊戲路線”大叔臉色比較嚴肅的道:“我們要開始做好受到衝擊的準備了”
麻煩:求票票。
第一卷:無盡群島231歐亞文化差異:走錯路了?
231歐亞文化差異:走錯路了?
“找到了遊戲方式?”梧桐不解:“什麼意思?”
被打斷的大叔停頓了一下,解釋道:“你自身就是見習法師,應該很清楚施法者職業的難度吧?和其它兩條職業路線相比,你不覺得施法者職業的難度不合理麼?”
梧桐點了點頭,施法者職業路線的難度已經不能說是不合理了,而是應該說,設定施法者職業路線的開人員有些心理變態了
不說別的,光是梧桐這樣進入遊戲之後,運氣好的優點詭異的人,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能從這個泥潭裡掙扎出來。
想要成為一名法師,除了天賦智力必須達到1o點以上外,還必須籌集夠購買見習法術書的入門學費15o銀,按照每4級可以在npc導師處,學習2個法術計算,達到2o級時,總共可以掌握1o個法術,每個法術學徒價5金,總計51金5o銀,其中5o金可賒欠。在每4級2個法術之外,每額外學習一個法術需要5o金
如果想配齊施法者必備物品清單上,全套法師所需的各種工具、道具(同類物品中最便宜的品種)的話,需要近7oo金幣,再加上學費,合計8oo金左右,才能勉強成為一個最基礎的見習法師
8oo金幣還僅僅只是一個見習法師的學習費用還沒有計算裝備、日常消耗等等,這個職業誰玩的起啊?
這就是玩家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僅僅只是成為一個見習法師的成本,就相當於一個5oo~1ooo人成員的中型公會全部成員集資才能拿得出來的費用,這尼瑪那個神經病想出來的?
這樣設定不是明擺著讓人玩不了這個職業麼?就算有現金流戰士玩的起,那也是遊戲中後期的事情了,這是專門給那些有錢人設計的貴族職業麼?
絕大多數玩家,都是這樣的想法,可是隨著遊戲內過去了小半個月,亞美區的玩家們終於也緩過味兒來了,《無盡》官方至於腦殘到這種程度麼?設定出一個玩家們沒辦法玩的職業?就算是Bug,也不可能B這麼大吧?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