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第1/4 頁)
只聽千里空勸道:“屏兒,易得無價寶,難覓有情郎,難得武鳳樓對你始終不改初心。當年萬歲、東宮太后、青城三豹等,數次向他逼婚,東方綺珠也曾詐死騙他拜堂,都被他冒死回絕。還有滿清皇女多玉嬌,為了他不惜背兄叛國,四海飄泊,他都能堅貞不二,可憐他四個月之間,足跡幾乎踏遍了湖、廣、雲、貴的所有地面。你不能再躲避他了。”
兩人無意之間找到了失蹤已久的魏銀屏,簡直像一下子撥開了雲霧,心情頓感輕鬆起來。
又聽魏銀屏悽苦地一嘆道:“義父,你哪裡知道!就因為他始終一片血心對待我,我才決不能和他見面呀!”
千里空默然了。
依著曹玉,馬上就要現身前去拜見師母,不料被秦傑悄悄阻止了。
弟兄二人極為小心地從原路退回。
秦傑在皎皎月光下,看出大師兄面有淚痕。一面走,一面向師兄說道:“伯母情知身為魏閹所累,不願再牽連掌門師伯。你我如現身拜見,勢非逼她再遷換住所不可。為今之計,迅速趕赴雲南獅子山,稟請掌門師伯速來此地。幸喜她已蒙千里空前輩收為義女,總算有了依靠。”
事實只可如此,小神童不得不點頭依允。為了儘快找到武鳳樓,小秦傑取出原來從家中帶來的金葉子,沿途購換了三次馬匹,才翻越玉龍山,渡過麗江,再沿雞足山脈來到了獅子山下。
仰望獅子山,高有千仞,其形如獅,林木繁茂,溪水潺潺。小秦傑驀然回憶起一個人來,臉色刷地一下子變白了。曹玉頓足嘆道:“你我兄弟,平素自負機靈過人,想不到都把黑道三殘和赤松老禿驢給遺忘了。這一群兇徒真要認出我師父,哪還了得。快快隱起身形,暗中進山。”
筆者曾在拙著《五鳳朝陽刀》中交代過。殘劍、斷刀、缺斧三人後拜之師赤松上人,就是獅子山正續寺的住持方丈。該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建於元朝至大四年,內有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等大小宮殿樓閣百餘間,塑像有十多尊。
本朝永樂元年,建文皇帝朱允煥避難入滇,在此為僧。殿前南邊有一棵挺拔的孔雀杉,就是建文帝親手所植。藏經樓塑建文帝像,身披袈裟,雙手合什,左右各塑一太監和老臣。有對聯曰: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寺後有石級可登山頂的憑虛閣,在此極目遠眺,山巒起伏,雲海翻騰,確有憑虛凌空之感。
曹玉和秦傑心懸掌門人武鳳樓的安危,不顧本身的兇險,白日闖山。所幸山高林密,樹木繁茂,即使遇險遭伏,逃避也極為容易。師兄弟二人從九月初六日辰時入山,一直搜尋到初八的下午,只在山峰環抱的峽谷間發現了一洞,內中石榻、石桌具全,似乎有人居住,此洞共分兩處,一明一暗,一高一低,四周有谷流相阻,跳越不易。明洞寬敞宏大,半倚山勢,天然形成石殿石臺,殿中鍾乳百幔低垂,石簾掩映,山居住此,狀苦公侯之家。暗洞在峭壁的峽谷底部,洞口高大,深不可測。
三日來登山躍澗,曹玉的先天無極真功已練至七成。
即使感到疲乏,靜坐運動一週就能恢復。可苦了內外兩功都是二五眼的小秦傑了。入洞後,一眼瞧見了石榻,真好像大旱之年盼到了甘露,一下子歪倒在上面,揍死他也不想動了。
小神童知秦傑確已力不能支,也就不想再喝斥他了。
但他身為大師兄,受命千里尋師,哪敢有絲毫的疏忽和大意!先把明洞仔細搜查了一遍,確信不會隱有人蹤,然後方才第二次來到了暗洞之口。
突從暗洞石壁中,傳出了一個極為清越的口音說:“臥榻之旁,本不容外人酣睡,憐惜你們二人尚未成年,格外優待,如有膽量,可進暗洞一敘。但必須身負絕頂輕功,先用夜叉探海式縱入,下到近三丈之處,再改懶龍半轉身,鑽入右邊洞壁的暗口內,最後施展壁虎遊牆輕功,沿洞中斜壁向上柔升,即可和我相見。記住,真想入內拜見,就得按我的吩咐去辦。否則必會墜入十八層地獄。”
說完,人聲俱寂了。
別看秦傑剛才疲乏成那個樣子,暗洞裡面的聲音一入耳,他霍地就從石榻上一彈而起,先奔到大師兄曹玉的身側,然後油嘴滑舌地說:“有事兄弟服其勞。請大師兄稍等,我先下去。”
真所謂知弟莫若兄。小神童和小師弟秦傑是聰明人中挑出來的聰明人,向來不冒傻氣,此說必有用意,就故意斥道:“以你的那身二五眼輕功,絕地下不了這奇險的暗洞。還不給我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