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頁)
場耍賴說競賽不算不成?
一中和職高不少老師都對此嗤之以鼻,心道:“二中這次估計是走狗屎運了,那兩個學生說不定碰巧剛背了卷子上的那些題呢?”而一中部分有心機的老師則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只待交流會後去打聽打聽情況後,再決定值不值的行動。
總之,二中在這次三校交流會上的第一個環節中就一鳴驚人,且這個驚還是驚喜的“驚”,而非驚嚇的“驚”。
不過,不管是二中自己,還是一中、職高和教育局領導們,他們全都認為這只是運氣罷了,在接下來的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個環節中,比賽結果就會迴歸正軌,恢復正常的。
☆、第122章
中午各學校代表隊各自找地方吃過飯後,都回住的地方休息去了。二中大部分老師都住在酒店裡,像林萌萌這種家就在縣城的人則回家去住。
下午兩點整,交流會的比賽環節繼續進行。
根據時間表上的安排,這幾天的比賽每天上午為戶外的男女教師球類比賽,男老師的籃球賽與女老師的排球賽同時舉行,拉拉隊員們需兵分兩隊分別加油;而下午就是三校師生的“漢字聽寫大賽”,老師的先比,隨後再進行學生的。
正因為如此,二中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把參賽學生給送到縣城來,一是前幾天的比賽專案多,怕照顧不好學生安全;二就是節約經費,五個學生參賽隊員加十個學生觀賽隊員,起碼也得多開4個標間吧?兩天下來就上千了。不如等球類比賽的老師們結束比賽回學校後再讓學生來,能省不少心。
所以到了第一天下午,剛到縣城不久的三個語文老師、一個英語老師和一個歷史老師(許多老師不願意參加,年輕老師領導才指派的動),包括林萌萌在內的五個年輕人就領著自己的進場牌,準備登臺比賽了。
參賽物件就是三所高中學校,所以也不需要等待,直接每個學校的五個參賽隊員,三女兩男一齊上。
不過上臺前每個學校的小領隊還是抽了一次籤決定出場的先後順序的,二中隊伍的領隊就是林校,他讓參賽隊員中的李靜李老師代表他去抽了個籤,李老師運氣不錯,抽了個1號回來,1號答題臺就緊挨著主持人和出題人他們坐著的那個角落,大家心理上都覺得1號答題臺聽題目極有可能會更清晰一些。
比賽分兩場進行,第一場是團體賽,每個學校代表隊的成員輪流上前去答題,答對一題得10分,打錯一題不得分;比賽最後按五個隊員最後的得分總分排名次,若是有得分一致的情況,則進行加時賽,加時賽的題庫難度會提升一到三級不等,說簡單點兒就是為了不讓加時賽也出現同分現象,題目會出得更難。
第二場則是個人賽,這也是教育局的劉局長當初下達指示說參賽隊員的出場牌上必須標註出教師姓名的原因。個人賽是淘汰賽制,比賽時各校參賽隊員共15人會打亂順序重新抽籤入場待賽,按抽籤順序每三人一組進行比賽,第一輪五題,第二輪3題,第三輪及之後就一題;且題庫難度將升至最高的三等。
也就是說在個人賽環節,參賽的各個老師要各憑本事和運氣打倒其他人,包括上一場比賽時還是自己隊友的那四人。
因為教育局這次完全是搞的臨時突擊,所以後臺休息室裡臨時被抓壯丁來的這15個參賽隊員都是一臉懵逼狀態,儘管主持人在解釋規則時一再提到“題庫難度”一詞,但對林萌萌他們來說,這話說了跟沒說一個樣,題庫裡有些什麼字詞大家都不知道,哪兒知道你這個“題庫難度”是怎麼劃分等級的啊?
林萌萌特意朝一中和職高老師聚集的地方掃了一眼,發現他們的狀況和自己這邊都差不多,有幾個老師臨時抱佛腳地在捧著高中語文教材看,大部分老師則都在用手機上網搜著所謂的題庫,準備現場搶記幾個字詞。
很快,主持人就走到前面舞臺上去準備宣佈比賽開始了,休息室裡的參賽隊員立刻都變得有些緊張起來,以學校為單位聚在了一起,聽領隊說話。
一中領隊好像是個年紀較大的語文老師,他自己就參賽了,這時正在鼓勵隊員同時也鼓勵自己說:“盡力而為,心裡不要有任何負擔啊!”
職高領隊則是個中年發福和禿頂了的領導模樣的人,他應該沒有參賽,指手畫腳地在給五個參賽年輕人們做著什麼指示。
而只有二中的領隊沒有來休息室給隊員們打氣,外人看著就像是二中領導對這個參賽隊好不重視,連面子工程都懶得做一下;可實際上林校之前就特意跟他們幾個人說過了:“我是教物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