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十秒鐘時間轉瞬即逝,觀眾席裡一片“啊!”聲,林萌萌心猜左手邊的那位一中女老師肯定是有字沒能寫完,不然下面觀眾的反應不會如此之大。
主持人開口了:“下面請評委評分,一號臺,正確,加10分;三號臺,錯誤,不得分。”
主持人趁評分結束的空當還特意開口提醒大家道:“請觀眾朋友們保持會場安靜,本次比賽的性質比較特殊,望大家積極配合不要喧譁。”
待會場安靜下來後,出題人繼續出題,他連著報了四個成語“;zhang;duan;jian; 殘章斷簡。”“zhao;ji;mu;yan; 朝齏暮鹽。”“sheng;xi;fan;shu; 生息蕃庶”“”,之後的這四道題難度都很大,並不是字多難寫,而是日常生活中極少用到或是聽到這些四字詞,再加上時間變項減少,思考時間變得極少,若是腦中對這些詞彙沒有任何印象,光靠瞎猜是不可能全部猜對的。
再加上評委應該也是得到了上面的提醒,為了不讓兩支代表隊的得分再次一致,評分也開始變得刁鑽起來,筆順雖然仍舊不講究,但筆畫的規範性卻挑剔到了極點,平日裡喜歡寫連筆字的老師就很容易吃虧。
可惜,就算是題目再難,時間再短,評委再挑剔。。。。。。這些對腦容量(神識)大得恐怖的林萌萌來說都不是個事兒。
反正就是出題人報一個成語,她立刻就提筆一氣呵成地寫出來一個,然後主持人就宣佈“一號臺,正確,加十分。”
這種情景迴圈了五次後,林萌萌就起立準備退場了,場下立刻響起了如雷的掌聲,這些掌聲中雖然也有送給一中那位只寫對了兩個詞而倍受打擊的女老師以示安慰的,但更多的還是送給林萌萌這個詞海“英雄”的。
回到後方,除了五號選手劉晶老師緊張萬分地上前去答題外,其他人都對著林萌萌豎起了大拇指,幾人望著她的眼睛都晶亮的,因為林萌萌的彪悍表現,現在的比分二中已經趕超了一中,得到了150分,而一中只有140分。
兩隊得分現在只有十分的差距了,五號選手的成績對結局的影響就變得至關重要,也難怪劉老師上前去答題時會顯得那麼緊張,她的壓力確實是太大了。
二中在文化知識方面的比賽都不知道被一中給壓了多少年了,這樣微弱的勝利曙光怎能不讓二中人興奮?
所以不僅僅是選手們興奮,連下面坐在二中觀眾席上的觀賽老師們也極其興奮,連林大勇都有好幾次想拿出手機來給譚益民譚校長打個電話彙報下比賽現場這又緊張又興奮又刺激的氣氛。
可是手都摸到了手機好幾次,林校長最終還是放棄了。畢竟比賽比賽,最終還是要靠成績說話的,分數咬得再緊,比賽過程中二中的選手表現得再好,可最後的結果若是輸了,任你把比賽過程說的是天花亂墜,不在現場的人都不會認同的。
現在,就只看劉晶的表現了。林大勇緊了緊雙手,心想:“林萌萌好不容易扭轉過來的局面,劉晶,你可千萬要發揮正常啊。”
出題人開始給五號選手出題了,現場的氣氛也達到了□□,大家都知道最後比賽的這兩位選手的成績將直接決定兩支代表隊的名次,心裡都有些緊張。
“丁老師可千萬要力挽狂瀾啊!”這是一中老師的心聲。
“千萬得抗住啊,劉晶!”這是二中老師的內心獨白。
唯一輕鬆自在一些的大概就是已經拿到了第三名的職高老師們了,不過很明顯,比起一中,他們更願意為在X縣同樣處於弱勢的二中鼓勁加油,很多職高老師甚至都直接坐到了二中的觀眾席位上去了。
第一道題,“殘羹冷炙”,對高中老師來說,簡單。兩隊選手各得10分。
第二道題,“然糠照薪”,這個詞沒聽過,但透過釋義猜出字來不難,結果,兩隊選手全都猜錯了,寫成了“燃糠照薪”,全部不得分。評委還特意就這個成語解釋道:“‘然糠照薪’是有典故來源的成語,然糠據說是個人名,所以不能寫燃燒的燃。”
第三道題:“鳳冠霞帔”,這個詞太耳熟了,可是要寫出來又覺得有些恍惚,幸好最後兩位選手都對了,各得10分。
第四道題:“”,居然是個兩字詞!聽解釋好簡單,就是一種草,可是想要寫出來好難,怎麼從來都沒聽到過這種植物?憑釋義也完全猜不準字到底該怎麼寫,眼看著時間就快到了,兩個選手都匆忙動筆,趕在倒計時結束之前完成了書寫。結果一中那位男老師居然猜對了,運氣無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