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4/4 頁)
,一切隨您心意。”
他沒有答,忽然抬起頭來望向天際,那裡風很大,以至雲起雲湧,險些要迷了人的眼。
半晌他笑了笑,淡淡道:“冬天來了,還是車裡暖和。”他將視線自天際收回,朝停在前頭的馬車走去,他的步子那樣慢,卻因為慢而顯得格外堅定,堅定到似乎這一步踏出便永不會再回頭一樣。
在太子謀逆案之後接踵而至的除了金鑾案,還有一樁謀刺案。八月十八,寧王儀仗歸京,神武帝命四皇子攜宮廷禁軍開道相迎,卻迎到了重傷浴血的寧王。
寧王乃是奉聖命以皇甫使臣身份出使大昭,卻在歸途遇刺,此事傳開,朝中霎時一片譁然,眾臣聯名上書懇請陛下務必查明真相,稱大昭欺人太甚云云。三法司因太子謀逆案忙得焦頭爛額,六皇子見勢主動請纓,願協同三法司共審此案,卻有朝臣提出異議,稱論法務與外交,還是四皇子更適合擔此大任。兩邊爭來吵去,最後素來行事中庸的東閣大學士提議,莫不如令四、六皇子共同協助三司。
據說,聖命下來後,寧王府書房裡傳來女子豪放的笑聲,“這也太好笑了吧?皇甫弋南,你這場戲可真是演得太值了!這下好了,兩位兇手一起查案,你說究竟是老四踩了老六的玉冠,還是老六把老四給摁死呢?”
三法司主審,當朝皇子協查,這樁謀刺案很快鬧得沸沸揚揚,驚動了南面大昭和西面西厥。大昭新帝表示很無辜:人是在皇甫境內遇刺的,關我什麼事?西厥某位軍師表示很看好:皇甫那幾位皇子鬥蟋蟀似的鬥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鬥死了一個,又蹭蹭蹭冒出好幾個,這王朝遲早要玩完。
四皇子與六皇子不愧為朝中英傑,在三法司忙於太子謀逆案無暇他顧之時以雷霆手段出擊,不出一月便查出了眉目,只是這“眉目”有些奇怪,四皇子查出的是“眉”,六皇子查出的卻是“目”。
六皇子一口咬定兇手是大昭,理由無非是遇刺的時機恰逢儀仗歸京,至於證據倒也是有蒐羅來那麼幾條的,卻不大夠看。不過不夠看沒關係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