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頁)
是的,說白了,衛玦不懼與他一戰到底。倘若他拒絕,那麼結果就是令身後那些將士白白犧牲,河下一樣會被大順佔領。
他挺直的背脊如一杆長槍巍然聳立,心底卻暗暗生出寒意來。衛玦,那不止是一位驚才絕豔的軍事名將,他還是一位足夠智慧的謀略家。
只是……這位少年元帥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
甫京寧王府,延遲幾個時辰接到密報的女子眉心一跳,抬頭道:“果然遇上了,也不知眼下如何了。”
對面人淺酌一口杯盞裡的茶水,說的卻是與軍情無關的話,“雨季來得早了些,今年的君山似乎不如往年。”
江憑闌聽得一愣,心道就你那顛三倒四的味覺也不知喝進去的茶品出來的是個什麼味道,翻翻白眼,“不愛喝給我喝。”說罷提壺往茶盞裡一頓猛倒,沒有一絲絲身為女子的優雅。
皇甫弋南搖了搖頭,不免生出暴殄天物之感,卻也不阻止,趁她倒茶之際拿過她手邊的奏報看了起來。
他這寧王也是越來越沒地位了,自嶺北開戰,尤其是近一月來,凡有奏報都是江憑闌先看,看完了還不給他過目,手一揮直接批個“閱”,然後大肆發表意見。通常他都是一頭霧水聽完,忍無可忍奪過奏報看一遍再回想一下她剛才說了什麼,才算明白過來。
李乘風為此常常偷偷抹眼淚,他覺得自己的主子變了,瞧把王妃寵的,這都要上天去了。
江憑闌一邊囫圇喝茶一邊瞅著對面人,想從他臉色變化裡看出個究竟,可皇甫弋南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平靜得像一張紙。
“無妨。”他感覺到她有些迫切的目光,抬起頭來,“擔心完嶺北的百姓又開始擔心這兩人,你預備何時消停?”
“我這不是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嘛,傷了喻衍自然對你不好,傷了微生玦……”她拖長尾音,似乎在思考,終於想到標準答案,“誰來替你鉗制大昭和神武帝呢?”
皇甫弋南也不反駁她後面半句,淡淡道:“微生玦是聰明人,在不必要硬碰硬的時候至多隻是試探敵軍實力,不會當真玉石俱焚。而為將者最該懂得將兵力損耗降到最低,喻衍雖無他那般狡猾心計,卻也明白行兵打仗的忌諱。”
她皺了皺眉,覺得皇甫弋南這番話似乎印證了自己心底留存已久的一個猜想,“欲拿下嶺北,河下是一個突破口,你說不必要硬碰硬,意思是微生玦根本就沒想要嶺北。”
他笑笑,“他若意在嶺北,至於跟武丘平周旋那麼久?”
江憑闌飲下一口茶,眯了眯眼望向南方。
周旋,消耗,鉗制……微生玦要的從來不是嶺北,而是大昭。
……
尚原一役,兩軍將領的和談自然是秘密,眾人能瞧見的就是皇甫敗給了大順。而關於這一役的傷亡,單從數字上看似乎是大順所向披靡略勝一籌,仔細一分析卻也不盡然。且不論是誰的軍隊單兵作戰能力更強,大順這五千人是在休戰大半月,養精蓄銳後優哉遊哉出發的,而皇甫這五千人卻是在歷經敕平關一役後馬不停蹄趕來的,在體力上首先就遠遠落後於大順。倘若兩軍都保持在最佳狀態,那麼戰役的結果其實很難講。
河下失守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朝廷,朝堂之上又是一片血雨腥風,問題的癥結並不是丟了河下,而是武官們皆認為尚原一役的兵損有貓膩,這個傷亡之下,喻衍不該輕易退卻。質疑的聲音如同浪潮,霎時炸開了整個金鑾殿,有人大膽懷疑,喻衍得了大順的好處,這是在賣國,更大膽些的,甚至提起了那樁諱莫如深的喻門舊案。
相比那些居心叵測或不知內情的官員們,神武帝稍稍平靜一些,儘管他也對喻衍有懷疑,卻畢竟知道衛玦的真實身份,因而有別的考量。
陛下未在喻衍是否賣國一事上明確表態便散了朝,留了內閣大臣入內殿密議。
江憑闌和皇甫弋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底看出了同樣的譏嘲。
如兩人所想,嶺北出了微生玦這樣一個變數,神武帝必然不會再照原計劃作壁上觀,此番商議,正是要再指派一名能有力的皇子大臣趕赴前線,倒不是公開率兵,而是秘密出使,以把控嶺北動向。
人選從四皇子到六皇子到九皇子到十一皇子輪了個遍,然而每位皇子都遭到了一部分反對的聲音,例如十一皇子尚年輕,缺乏政治經驗,四皇子身為輔國親王理應坐鎮朝中,等等。
最後,這擔子落到了嶺北草案的原作,江掌院的身上。
第二日,寧王府裡,李乘風與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