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謝玉書喜出望外,深深敬佩於自家婆婆的講理與深明大義,憋著一肚子火等衛國健吃完飯後,轉身就拎著衛國健回了屋。
衛老太翹著脖子看謝玉書她們住的那間屋子,沒有聽到什麼太大的響動,這才放了心。她雖然講理,但也不忍心看自家孫子遭罪啊……
沒過三分鐘,謝玉書的哽咽聲就從屋子裡傳了出來,“衛大柱,你過來管管你兒子,我管不住了?”
衛大柱呲溜一下站起身來,跳下炕就往自己屋跑。
然後,在謝玉書與衛大柱的默契配合下,衛國健順利領到一份男女混合雙打的竹編炒肉…絲,算是得到了親爸親媽臨行前送的離別禮。
……
衛大柱與謝玉書夫妻倆剛走,衛國健屁…股上的傷還沒有養好,省城的領導就來了,與之同行的還有一群省城報社的人。
經過兩天的準備之後,衛老太心中勉強做到了有數,等工作人員喊了聲開始,她就坐在了自家的板凳上,背景是衛家那堵用麥秸和泥築起來的牆。
衛老太利用兩天的時間,將稿子背的滾瓜爛熟,聽那省城來的領導一問,立馬就將自己準備好的材料慷慨激昂地背了出來,說到高興動情處,她還會忍不住揮舞幾下拳頭。
省城來的領導聽衛老太將車軲轆話翻來覆去地講了好幾遍,心知自己這一趟定然是白跑了,半點有用的都沒有聽到,但他面上還算客氣,對著鏡頭肯定了衛老太的話後,然後又將話題強行帶到了愛國主義宣傳上,絮絮叨叨了好一會兒,就在衛老太快要等到不耐煩的時候,省城來的領導總算嗶嗶完了,回絕了衛老太留客吃飯的客套話,這些人連午飯都顧不上吃,直奔省城。
次日,省城日報就將對衛老太的採訪放到了頭版頭條,還給衛老太來了一張半身照。
一個圓臉老太太坐在四條腿兒的木板凳上,背靠著土坯牆,目光炯炯有神,右手握成拳頭舉起來,一臉的褶子都在煥發著夕陽紅的活力,透過相片就可以猜到衛老太說這話時有多麼激動。
省城日報還利用頭版頭條將衛老太的那句話大肆宣揚了一遍——糧食產量是檢驗農民種地是否用心的唯一標準。
大概是省城日報的編輯被衛老太的這句話俘粉了,她在文末的時候,還將衛老太當做笑談而提過一次的那句謝玉書引申出來的話寫了一遍,“考試成績是檢驗學生學習是否努力的唯一標準。”
正可謂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省城日報找衛老太取來的《種地經》並沒有引起多麼大的波瀾,但謝玉書舉一反三出來的那句話卻被各大學校奉為經典。
真是太精闢了!
簡直就是一語道破天機!
……
衛老太原先聽公社領導說,她可能還得去別的地方做一些宣傳,開開大會露個臉,導致老太太心裡一直揣著這事兒,結果眼看著到了十月底,公社領導都沒再提這件事,衛老太便讓衛二丫將她之前同省城領導說過的那些話用紙筆記了下來,以防萬一哪天公社領導再來給她搞突襲。
寒冬將至,地裡頭種著的東西一茬割了一茬,只剩下那些大白菜還在外面凍著了。
說起衛老太的《種地經》來,其它地方的人或許不會當回事,但愛國生產大隊裡的人卻不會忽視,原因無它,忽視過衛老太那套《種地經》的人都慘遭旋風打臉了。
有人說衛老太的那套《種地經》是忽悠人的,可沒過幾天,就有人發現孫二英家也在緊挨著衛家的地頭上開了一片荒地,種的不是什麼糧食,而是夾在季節縫裡種的一茬秋菜。
且不說衛老太這麼多年都沒有做過坑人的事兒,就算衛老太坑過人,她還能坑自家親妹子?
別人家的秋菜頂多能長巴掌長,曬乾之後更是小的可憐,但衛老太與孫二英家種出來的秋菜都快到成年人的小腿肚上了,甚至還有人說,衛老太家發出來的豆芽都比一般人家的粗長。
一時間,衛家開墾出來的荒地周邊的那些土地,不管是坡地還是沙地,都變得搶手無比。
那些人家緊挨著衛家開墾的荒地種了東西還不行,就快將眼珠子黏在衛家人身上了,看到衛家人給田地澆水,他們也緊跟著澆水,看到衛家人給田地施肥,他們也緊跟著施肥……
衛添喜走路越來越利落了,衛老太知道衛添喜的神奇之處,現在不僅僅是收割糧食的時候迴帶著衛添喜,播種的時候就會帶上,這直接導致他們家的糧食贏在了起跑線上,從出芽的時候就比別人家種的強,等到收割的時候,糧食產量自然是高的沒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