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對會想辦法幫扶其他親人,這樣慢慢地,他們都有機會改換門庭,不再做個泥腿子,或者有份穩定的工作,遇到事有個厲害的人幫忙也是很好的啊。
結果沒想到老莫夫婦他們太給力,竟然用課堂魅力征服了村裡人,待遇一下子提高起來,都沒人再把他們當作壞分子看了。
不過這個意外還是很好的,別說老莫夫婦,就是牛棚其他三個壞分子,冰冷死寂多年的內心也感覺重新溫暖了起來,他們終於不再是被厭惡,被忽視的群體,而是被人需要被人尊重被人承認的,這種感覺真的是太久違太溫暖了,彷彿都重新活過來了一樣。
當下,原本只是當作任務完成的,也變得更加的積極用心,態度一上來,課堂就變得更加生動精彩了。
而這個時候農村裡也沒那麼多農活要忙,於是這下連上工時間都縮短了些,整個塘邊村都瀰漫著學習的氛圍,好像全村備考一樣,連平時雞毛蒜皮的吵架鬥嘴磨擦都少了,和諧得不得了。
姜可可也受到這種氛圍的影響,每天都準時地搬著小馬紮過去聽課,認真努力聽課記筆記,跟當年高三備考似的。
江寄餘最後半個月也請假回來備考,雖然遺憾姜可可有老莫夫婦他們教導後不需要他再當小老師,不能偶爾趁機偷個香,但是還是很高興自己的外公外婆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尊重,也很高興他們因為教導這些人得到尊重而煥發出新的光彩,眼睛裡的亮度都多了。
這樣才是有奔頭的生活啊。
一九七七年的冬天,江寄餘乃至於整個塘邊村,內心都是一片火熱的,好像有什麼東西在這個天氣寒冷的冬日悄然發芽,未來將會長成參天大樹,給他們帶去新的生機。
而就在這麼認真勤快,全村備考一般的情況下,一九七七年十二月的高考終於到來。
這一次的高考因為時間倉促準備不足,來不及組織全國命題,最終是把命題權下放到各省手裡,由他們自主命題。而這也是唯一一次由各省自主命題的國家級考試。註釋③
而也可以說是考生年齡參差不齊,考生身份各不相同的一次考試,來參加高考的年齡最大考生都能夠做那些應屆考生的父親母親了。但是誰也沒說笑話誰,國情如此,誰都理解,甚至遇到背上用紅布條纏住孩子揹著孩子來高考的,考官臉上也沒意外,只是要問一下是真的不能把孩子交給家裡人帶著,怕影響到其他考生。
那女人梳著劉胡蘭的頭髮,很是冷靜地敘述了她的事,“家裡人嫌棄我的妞妞是女娃,整天想把她偷送給別人,還打罵我,就這檔口高考訊息來了,我便想要參加高考,帶我妞妞回城去。他們不同意,但我堅持,我不能錯過這次機會,不然我不知道哪天我就護不住我孩子,所以我要高考,於是他們就把我娃子和我一同轟出家裡來了。我實在是沒辦法,這兩個月我都是帶著我孩子住在知青宿舍裡,今天來也差點被攔住,這是我跟孩子唯一的機會和希望,我保證我妞妞會很乖,不會吵到其他人,要是她哭了吵到別人我立馬就出考場行麼?”
就這樣考官同意了,其他考生也是同情。而最後她孩子真的很乖半點沒哭鬧,沒有影響到其他人,讓那女人順利地完成了高考。
事後有人說那女娃子也是知道疼她媽媽的吧。
當然,也有人說那女人不該來高考,家裡人都不同意,鬧成這樣不好,但是更多的人還是理解,這女人是知青,他們都知道異地他鄉的知青,有多渴望回去,有多渴望知識改變命運,尤其這還是個為了孩子奮鬥的母親,沒有多少人能指責一個為了孩子奮發向上的母愛。
當然,這只是高考期間的一個小插曲,到了考場上,拿到試卷,所有的考生都是聚精會神心裡再無雜念,一心只想解決試卷上的問題,沒有心不在焉,也沒有交頭接耳,沒有人會在這樣幾乎能決定命運的莊重時刻做出任何不合時宜的舉動。
筆尖下書寫的不是簡單地答案,而是未來的前程。
很快,為期三天的高考,終於在這寒冬臘月裡結束了,剩下的,便是等待,等待放榜那一刻,等待領取通知書那一天,或者,等待一個落空的希望。
不管怎樣,這都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冬日。
第86章 好訊息不斷的一九七八
一九七八年的春節; 姜可可是在塘邊村生產隊度過的。
這一年的春節比以往都要熱鬧,或許是因為高考帶來的新希望,或許是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笑容。
知情隊伍更是跟村民合作,打算辦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