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的大些的字句,輕輕的唸了出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因著後面墨跡洇開,她又看不分明瞭。
皇帝便順口替她補充了下去:“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此句出自《中庸》,其意乃是:君子在他當下的地位去做事,不羨慕他職位以外的。”
沈采采作為穿越來的半文盲很艱難的理解了一下皇帝的解說,然後十分識相的掠過這一句,接著看下面的:“如或知耳。。。。。。。”
這個沈采采好像有點熟悉啊——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的論語節選起頭就有一句“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這是,孔子考較弟子“如果有人知道你,你打算做什麼呢?”,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皙等逐一回答,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曾皙的那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詠而歸”。
沈采采蹙了蹙眉頭,思忖過後才轉頭去看皇帝,出聲問道:“先是《中庸》再是《論語》,這紙條上的題目應該都是四書五經裡截出來的?總不會是人家的會試複習資料吧?”
皇帝聞言倒是一笑:“若說是複習資料卻也沒有問題,只是。。。。。。”
“只是什麼?”沈采采好奇的追問道。
就在此時,坐在一側的鄭婉兮藏在袖中的手指微微顫了顫。此時此刻,她終於後知後覺的想起一件事:元昭三年的會試舞弊案。
是了,今年會試前卻被人發現考題洩露,好在發現及時,禮部趕在開考前換了考題,這舞弊案也被捂了下去,沒有鬧大。便是朝裡,恐怕也只有幾個當事的當朝重臣知道這事。科舉出了舞弊案對於朝廷來說總是丟臉的,而這一場舞弊案又還算補救及時,只有禮部侍郎呂四象事後被尋故罷免,那些瞭解內情的人無一不是人老成精之輩,自不會沒事找事的把這事往外說。
鄭婉兮一個閨中女孩便是再得親長寵愛,按理也是不該知道這些事的,只是那禮部侍郎呂四象也算是首輔鄭啟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