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黃雀(第3/3 頁)
國內狀況太糟糕,這也是許多離開烏克蘭去其他國家就職的專家不願意回去的原因。
實際上不僅是專家,大量的烏克蘭人選擇了勞務移民,據保守估計,烏克蘭獨立至今人口已經降低了上千萬,將近佔到總人口1\/5。
局勢動盪,經濟萎靡,烏克蘭人才外流也在情理之中。
那麼問題來了,烏克蘭的人才大多選擇了去哪裡?昔日來華的那些專家,後來又如何了呢?
四 、選擇與結局
1991年蘇聯解體後,不少烏克蘭專家選擇了去美國、歐盟乃至於俄羅斯。
如今其實也是一樣,尤其是俄羅斯,堪稱是烏克蘭人的“打工聖地”。
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是最吸引烏克蘭打工人的國家,有將近300 萬烏克蘭人選擇在俄羅斯務工,其中專家、教授也不在少數。
當然,美國和歐盟國家同樣也在吸納烏克蘭優質勞動力資源。
美國就不用說了,往往是“錢財開道”,歐盟國家則更多地以政策吸引烏克蘭人。
比如說2017年歐盟推行的免籤制度,還有近些年來波蘭政府給烏克蘭人提供的大量勞務許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被拒絕的中東難民。
各國之所以對烏克蘭人大開“綠燈”,與烏克蘭人整體素質較高有關,尤其是這些年,從烏克蘭走出了不少頂級科學家。
更不用說由於國內長期颳著外出務工風潮,不少烏克蘭人都掌握著兩三門“外語”了。
與俄羅斯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其實並不是烏克蘭人的優先之選,畢竟去俄羅斯工作比來中國更便捷,去發達國家務工工資又明顯高一些。
那些烏克蘭專家、教授們,這些年之所以踴躍來中國,並且來華數量呈現明顯上漲趨勢,這和最早來華的那200名烏克蘭專家其實有著很大關係。
有句俗語叫“千金買馬骨”,我國對待早期來華的那200名烏克蘭專家就是這麼做的。
他們來華後,我國不僅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好的生活待遇,而且還給予了他們充分的尊重與照顧,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
這一點,恰恰是西方國家無法給予的,前往美國、歐盟國家的那些烏克蘭專家們,早期雖然能得到優厚待遇,但是往往無法得到尊重。
等到他們掌握的關鍵技術被吃透後,待遇更是一落千丈,根本沒之前許諾的那麼好。
兩相對比下,來華的烏克蘭專家們更覺得他們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後來在中國穩定下來,離開的心思也就越來越淡了。
當然,這些援華的烏克蘭專家,也的確為我國軍工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比如說著名的Al-136t渦輪發動機,就是烏克蘭科學家和中國科研人員共同研究出來的,據說它比美國阿帕奇直升機發動機更先進。
最關鍵的是,這款發動機幫助我國直升機突破了動力限制,讓我國直升機的火力威懾力更強了。
這還只是烏克蘭專家給我國帶來的諸多幫助之一,可以說如果沒有昔日那些烏克蘭專家的幫助,我們恐怕要多走很多彎路。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忽視本國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貢獻。
無論是科研還是其他方面,適當藉助外力是有益的,可“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自身的水平也得跟上,這樣才能持續穩定發展。
烏克蘭的輝煌與落寞令人唏噓,希望大家都能從這個故事中有所收穫,領略自立、自強的重要性。
同樣我們也應該珍惜中國和烏克蘭科研工作者間締造的情誼,他們的貢獻將永遠被銘記。
參考資料
《揭秘中烏軍事合作:大批烏克蘭專家來華傾囊相授》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少了千萬優才,烏克蘭人憂心忡忡》 環球網
《原本得天獨厚的烏克蘭到底怎麼了?為什麼一手好牌打成這樣?》環球時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