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黃雀(第2/3 頁)
業化,很多企業在軍轉民的過程中效果不佳,最終大量企業和工廠都倒閉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沒了技術和資金支援,只能想辦法拓寬民用產品市場。
然而烏克蘭的去工業化政策執行得並不順利,不僅沒能挽回經濟上的頹勢,還造成了嚴重的勞動力外流。
據不完全統計,在2020年之前每年出國謀生的烏克蘭專家和工人,平均高達500萬人次。
尤其是在蘇聯剛解體後的那幾年,大量軍工領域的專家、教授們失業了,許多一流的工程師落到無以維生的境地。
當時,美國、德國以及韓國等國家的科研機構,紛紛派出人員去招攬。
我國也不例外,憑藉著之前的友好往來,我國從烏克蘭請到了200名專家。
別看人數不多,他們都是掌握軍工關鍵技術的頂級人才,在當年可不是輕易能請過來的。
往往需要國人坐一個多星期火車,一路抵達烏克蘭,然後逐步摸底,瞭解對方有什麼技術可以合作,再專門地去請相關人員。
一開始,由於我國在軍工方面的底子比較薄弱,願意來華的專家並不多。
後來我國用輕工業產品從國外換取了一些先進裝置,又充分向烏克蘭專家們展示了誠意,雙方合作的規模才逐漸擴大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雙引工程”?
這就是當時為了引進獨聯體國家人才與技術提出的,為了表彰這些專家的貢獻,我國還特意設立國家友誼獎。
根據後來統計,蘇聯解體後的10多年裡,我國至少從俄羅斯等獨聯體引入了上萬名專家。
烏克蘭更是人才引進的重點區域,僅2006年一年來華的專家就高達2000多人次。
對於這些烏克蘭專家,以及得到烏克蘭專家援助的各個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場“雙贏”。
只不過人才大量流失限制了烏克蘭發展,到最後這個盛產人才的國家反倒淪落到無人可用的境地。
可能有人會說,烏克蘭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難道它就不能不搞去工業化,想其他辦法發展經濟嗎?
仔細思考後,答案令人唏噓,似乎從獨立那刻起,烏克蘭註定走向沒落。
三 、烏克蘭的改革與困境
先說去工業化,“自廢臂膀”的問題。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確得到了豐厚的“軍事遺產”,可是這對烏克蘭來說未必是好事情。
因為它根本“養不起”,許多武器的採購成本並不高,可是後續維護成本卻令人咋舌。
它繼承的武器裝備完全超過了它的承受能力,如果硬撐最後只會加速經濟崩潰,所以最後也只能低價處理。
可能有人好奇,烏克蘭為什麼不利用蘇聯留下來的工業基礎,好好維持常規軍事實力,然後同步發展經濟,而這就涉及“產業分工”的問題了。
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系,當時烏克蘭雖然有大量的工業企業,但是這些企業只是“生產鏈”的一部分,能生產外殼卻沒法生產零件,能生產發動機,但沒辦法生產傳動器。
這種情況下又如何發展工業、盤活經濟呢?
烏克蘭的情況其實還算好的,畢竟有黑土地保證糧食產出,與之相比,早早就開始農業機械化的朝鮮,在蘇聯解體後逐漸更為尷尬——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朝鮮人民的生活水平其實相當好,因為它利用礦產資源從蘇聯換到了大量的化肥和工業機械裝置,早早地開始了農業機械化。
然而,蘇聯解體後,朝鮮的農業機械化程序就戛然而止了。
且不說缺少化肥農業生產,效率大大下降,沒有蘇聯提供的能源和服務,朝鮮原有的一些裝置也很快就沒用了。
實在沒辦法,烏克蘭只能仰仗西方國家援助,可天上不會掉餡餅,去工業化和銷燬核武器就是西方國家的條件之一。
但即便是烏克蘭照做了,西方國家也註定不會大力扶持烏克蘭。
原因很簡單,對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來說烏克蘭太“大”了,而且距離俄羅斯太近,利用起來遠遠沒有一些人口少、面積小的國家“划算”。
烏克蘭政府也不是沒有想過透過改革自救,只可惜越改越麻煩。
很多人都說,烏克蘭的改革程序就是一個私有化程序,改到最後國家財富全都落到了寡頭手裡。
而最終的產物就三個:官員腐敗、寡頭經濟以及寡頭政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