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新農村的建設(第1/2 頁)
一戰,二戰,乃至五六十年代以前。
所有工業化國家都要經歷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相當的痛苦,都是以犧牲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為代價的原始積累過程。
但那個時代的老百姓呢,跟咱們現代差不多。
也都淳樸的可愛。
因為這些國家實施的手段也比較隱蔽,這就導致這個程序都是在所有老百姓中不知不覺間完成的。
這個過程就是城市跟農村的剪刀差。
也可以說是工業品對農業品的剪刀差化才促成了所有國家的工業化。
這也是封建時代的分水嶺。
跟封建時代相比,工業化剪刀差,讓老百姓的痛苦感更少,更讓他們心甘情願,甚至不知不覺之間,你們這一代人就作為工業化的祭品給消耗掉了。
但,對於彪哥來說,這怎麼行。
太慢了,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的原始積累速度太慢,直接影響到了海城的發展麼。
按照彪哥的想法,那海城發展必須的夠大,夠快,夠激進。
所以他直接跳過了工業品對於農業品的剪刀差,直接變換成第二種。
也是咱們現在這個世界正在進行的一種比剪刀差更加讓人無感,而且血淋淋的創新,那就是金融創新。
其實古代人跟現代人的思想,最不同的一點就是。
古代人做事情夠直接,往往土地就是土地,稅收就是稅收,太實在了,他們逃不出三百年的怪圈,那是他們笨,那是他們傻。
特別是像清朝那個時代的四川,竟然把稅收到一百年以後了。
這老百姓不跑還等著你剝削?
那必須逃荒去啊,傻子才不逃荒。
按照彪哥說法,那就是手段太強硬,太直接,根本就不考慮長期可持續薅羊毛。
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幹的。
所以他要對老百姓更好一些,更親民一些,更溫和一些。
讓那幫老百姓既感激自己,還的心甘情願掏錢那種。
今天看起來還挺有效,陳書記喊出來的新農村,果然啊。。。
走在村子裡,看著那一間間新蓋的大瓦房和大院,彪哥表示十分滿意,挺好。
進入到有炊煙的一家,看著家裡面的婦女正在做飯,彪哥十分親民的上前。
“嫂子好啊。”
做飯那個中年婦女,看到彪哥和村長頓時就愣住了,回頭看著自己過年時候貼上去的彪哥頭像發呆。
“嗯嗯。。。。老王家嫂子,範大人問你話呢。。。”
“欸嗎。。。。”
一聲大叫,這位中年婦女立馬放下手中柴火直接給彪哥跪了下來,彪哥直接上前攙扶住這位中年少婦。
“嫂子不用,我就是過來看看,你家這邊做飯呢啊,晚上吃什麼?”
“啊。。啊。。。範大人,我家。。我家晚上蒸窩頭,還給孩子蒸了一碗雞蛋羹。。。”
上前開啟鍋蓋果然裡面排列著七八個拳頭大的窩窩頭,最中央還有一小碗雞蛋羹。
“嗯。。。現在生活好了,這雞蛋的給孩子天天吃,補身體知道補,孩子是咱們的未來,也是這個國家將來的主人,我們要把下一代培養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這營養必須的能跟得上。。。。。”
旁邊好幾個文官記錄著彪哥說的話,準備回去推廣。
聽到這,女人熱淚盈眶,大寶。。。大寶。。。範大人過來看你了。
很快從屋子裡走出來兩個小男孩,大的能有六七歲,小的有三四歲,彪哥直接一把一個抱了起來,從兜裡掏出幾塊水果糖遞到孩子手裡,還在他們臉上一人親了一口。
親的小孩格格直笑,就看自己手裡的水果糖了。
“趕緊,叫。。。範大人。。。”
彪哥瞪了一眼。
“叫什麼範大人,叫叔叔。”
“叔叔。。。”
“誒。。。。這孩子真聰明,真乖。。。”
彪哥所表現的一切,直接看哭了在場的所有人,當然陳書記例外。
就連張宗昌也哭的泣不成聲,不時擦著流淌出來的大鼻涕。
“行了,玩去吧。”
放下孩子,彪哥笑著走出這家屋內,還特意到雞窩和後面的豬圈看了眼。
語重心長的說道。
“以後海城的副食就交給你們了,你們的加快發展副食產業,提高海城老百姓的肉蛋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