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社會你彪哥的民國生涯 > 第821章 思想很進步麼

第821章 思想很進步麼(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天命這種東西有人信麼?

華夏曆史就是重複被推翻的一部歷史。

天命這種東西通常老百姓是不信的。

但為什麼上面卻總是拿天命來說事呢?

不光是他們要把自己樹立成正統,更要愚民,疲民,困民。

咱們現在讀書都是走的正常思考路線。

從小就有人說,一個朝代更替,肯定是出了昏庸的皇帝或者收到外地入侵等等,但這些都是理由而並不是根本。

一個昏庸的皇帝,其實也很難讓一個制度完善的國家轟然倒塌。

更多的人把古代王朝過不去三百年這個坎,賴到土地兼併身上,其實也都是扯淡。

一個王朝的滅亡和土地兼併沒有任何關係。

咱們解放戰爭後,曾經統計過,在咱們國內最大的地主擁有土地數量還沒有達到上萬頃,擁有幾百上千頃土地的大地主其實也並不多。

漢武帝元封四年,關中流民二百萬,無戶籍者四十萬。

漢武帝這次流民大潮是我國史書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流民大潮。

為什麼會出流民潮呢?

很多人說,地方豪強暴戾盤剝百姓,也有人說連年乾旱,還有人說人多地少,土地兼併的厲害,老百姓都沒有土地了。

這些都是上面寫歷史的說辭罷了。

真實的情況是,朝廷的賦稅太重,農民承擔不了沉重的賦稅所以攜家帶口的逃亡。

如果按照很多人的說法,到王朝後期,土地越來越稀缺,兼併越來越嚴重,那應該王朝的後期土地的價錢越來越貴才對。

真實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恰恰相反

王朝的後期土地的價錢越來越便宜,甚至分文不值。

明末王夫之就說,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為禍。

至欲以地白付人兒莫可推。

意思是老百姓把擁有天地當成災禍,我把土地送人都沒人要。

那為什麼把土地白給還沒人要呢?

就是因為朝廷稅太重,與民爭利的結果。

老百姓除了稅,還有徭役,還有兵役,還有亂七八糟的各種捐。

誰擁有這塊土地,那就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你就來吧。

所以這塊地就成了累贅,甚至不止是累贅,是要了自己的命了。

尤其是雍正以後,人頭稅打在土地裡,弄出什麼攤丁入畝以後。

我不管怎麼收,就跟這塊地要錢,這就導致土地每年繳納的稅那是越來越重,老百姓實在沒辦法只能逃亡。

那為什麼那時候的難民都往東北跑呢。

因為這個時候的東北,官府對地方掌控力弱,地方土匪是霸王,那些地方大員甚至要看這些土匪臉色。

老百姓自己偷偷種點地不用交稅,讓老百姓有口飯吃,所以都往東北跑。

張宗昌自然也是從山東這邊過來的。

那個時代山東是大省,地方呢也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所以這稅那是一分你也別想省。

特別是後期,大清屢次戰敗,對下面的叛剝加劇。

這就導致大量山東人,寧可地我不要了,也要往東北跑。

“看到了吧,咱們這海城如今都是機械化耕作,我們沒有一分錢農業稅,土地都是國家的,也是集體的,一個村子他們想怎麼種地就怎麼種,咱們縣城還給種子,化肥,農用機械的各種鋪貼,他們收穫了也都歸集體,他們想怎麼賣就怎麼賣。”

張宗昌看著那一望無際的田野,蹲下來抓一把泥土,眼淚掉了下來。

他還記得當初自己為什麼背井離鄉,離開山東老家,不就是那點稅麼,太重。。。太重了。

在想到自己一個村子被逼死的那些同族。。。

“範大人,這滿清早就應該滾蛋,像你這樣的青天大老爺,真是咱們百姓的活菩薩。。。”

“誒。。。讓人人都能吃得飽,人人都能吃的好,是咱們工黨明確施政方針,當然了,現在我們經驗還不足,也一直培養這方面經驗,早晚我們總結出一套可行辦法,將來在全國推廣。”

彪哥沒說的是,是各種稅務沒了。

但工業農業這個剪刀差還在,而且更加恐怖,而且他從現代每天都帶回來大量糧食。

導致,現在不光是海城,就連整個遼寧,這糧價都不值錢。

可以說有的是,別說人人都能吃飽了。

現在幾乎每個村子,每個大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