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退回涼州(第1/1 頁)
十幾萬漢軍堅守不出,西北聯軍兜兜轉轉,雖然透過襲擾等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對大局而言,並沒有多大影響,戰事一直也沒什麼進展。
畢竟守衛的漢軍有十幾萬呢,而且都是漢軍的主力。
到了十月份,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經過半年多的戰爭,漢中地區的庶民百姓都逃得差不多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堅壁清野的作用,西北聯軍的給養來源也越來越沒有著落了!
到了十一月初的時候,郿縣、美陽義軍駐地附近十幾裡地內,就連枯黃的乾草都吃完了,兄弟們不得不到很遠的地方放牧戰馬,聯軍的駐地也不得不分散開來。
而且,這時期義軍其它方面的補給也更加困難了。
局勢非常明顯,對西北聯軍越來越不利了!
有一些將領萌生了退意,只是邊章、韓遂等人覺得聯軍一旦撤回各自的根據地,就只能各自為戰了,那樣就很容易被漢軍各個擊破。
再說了,聯軍各部一旦撤回到涼州各自的根據地,他們這個“聯軍盟主”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於是,邊章、韓遂一直要求大家堅守漢中。
但是,美陽、郿縣周邊方圓幾十裡的野草都被義軍的戰馬吃完了,義軍各路兵馬的駐防就不得不進一步分散開了。
於是,宋健、王國的部隊開始沿著杜水往北移動。
穆公子的西域精騎和北宮伯玉的部隊開始沿著渭河南岸往西移動。
這樣以來,駐守郿縣的義軍就只有邊章、韓遂以及後來招募發展的部隊了!
說來也巧,就在我帶著西域精騎離開武功的這天夜晚,天空中突然流星如火,長達十餘丈,照亮了韓遂的大營,驢馬見狀,驚恐不已,嘶叫不斷。
韓遂、邊章以及各部將士都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議論紛紛,想要儘快退回金城。
無奈邊章、韓遂覺得郿縣、陳倉等城池都是將士們拼命奪下來的,來之確實不易,棄之非常可惜。
再說了,郿縣、陳倉都是經過多次加固的城池,簡直是固若金湯,如果堅守該城,再以西涼精騎護衛,漢軍可能也奈何不得!
於是,西北聯軍內部就開始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董卓聽說後大喜,第二天,便與右扶風鮑鴻等人合併進攻,大破韓遂、邊章軍,斬首數千級。
西北聯軍的大部分將士本就已有退意,於是,趁機紛紛棄城而去。
宋健、王國見邊章、韓遂兵敗,趁機往北撤回了北地郡和安定郡,兩軍據守漆縣,守住了涇河河谷天險。
穆公子的西域精騎和北宮伯玉的部隊本來就分散在渭河南岸,見邊章、韓遂兵敗西逃,只好沿著渭河南岸繼續往西,緩緩撤退到了漢陽郡,收攏了上邽、冀縣等地的兵馬,慢慢撤到了隴西郡境內。
邊章、韓遂等先是撤到了漢陽郡,見漢軍勢大,漢陽郡又是搶來的地盤,群眾基礎並不牢固,只好繼續西撤,來到了自己的地盤金城郡,駐守金城郡門戶榆中城。
由於邊章、韓遂是西北聯軍的主力,漢軍哪裡肯輕易放過,於是張溫派周慎等人率軍三萬追擊,周慎趁機引軍包圍了榆中城。
韓遂、邊章見漢軍孤軍深入,便趁機分兵駐守葵園峽,反而將周慎軍的糧道截斷了。
周慎等人見榆中城久攻不下,西涼義軍又斷了漢軍的後路,不由得恐慌不已,便趕緊丟棄糧草輜重,撤回了漢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