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事有蹊蹺(第1/2 頁)
來到農貿市場的曹子建,隨意找了家專門賣各種有機肥和農作物種子的商鋪。
店老闆是一個年約四十,留著地中海髮型的中年男子。
看到曹子建進店,立馬打了個招呼。
“老闆,早上好。”
“你好。”曹子建先是朝對方點了點頭,而後拿出手機,點開相簿。
將自已在民國世界虎頭溝拍攝的圖片給對方看了起來:“老闆,勞煩你幫我看看,像這種鹽鹼地,如果要改善土壤環境,讓其能種農作物的話,需要施哪種肥料?”
正所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嘛。
隨著一張張圖片被店老闆劃過,他開口道:“看圖片,你這片地,土壤板結嚴重,首先要做的就是翻地。”
“不過我不建議你深翻,因為你越深翻,土壤底下的鹽分就越高,整地的時候輕輕翻一下就行。”
“第二個要做的就是洗田,洗田的目的就是壓鹼,洗鹽。”
“把土壤表層的鹽給它沖走,減少土地上這些鹽分的量。”
“最後要做的才是施肥,這你一定要施我家這種有機肥,因為他可以將有機子吸入到土壤當中,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他會形成腐殖質。”
“腐殖質有非常好的緩衝作用,能讓土壤變得越來越好。”
“還有....”
曹子建耐心的聽對方將話給全部說完後,開口問道:“這種有機肥什麼價格?”
“看你要多少。”店老闆開口道:“如果只是一袋的話,600。”
“一噸的話,算你580一袋。”
“一百噸的話,550。”
“如果我要一千噸呢?”曹子建問道。
“要這麼多?”店老闆先是一驚,而後開口道:“票上給你開550,實際收你530。”
顯然,在老闆看來,自已是某個單位的採購。
畢竟個人誰會在鹽鹼地上種農作物,那不是吃力不討好嘛。
不過曹子建也沒多說,留下一句:“行,我回去合計一下。”
說完,便是出了店鋪。
說是合計,實則曹子建是為了貨比三家。
來到第二家賣化肥的店鋪,曹子建按照相同的流程,將自已拍攝的圖片給店老闆看。
得到的答覆跟第一家差不多。
就是有機肥的價格,相比第一家要略貴。
訂購一千噸的價格,是590一噸。
第三家,同樣的答覆。
不過有機肥的價格卻只用500一噸。
一連比對了好幾家,曹子建最後選擇了500一噸的。
按照一畝鹽鹼地用到2噸的有機肥,曹子建訂購了1000噸。
付完錢後的,曹子建將自已臨時租的倉庫告訴了對方。
老闆很有效率,當天便是讓人將有機肥運到了倉庫。
而後曹子建找來臨時工,讓他們將有機肥外面印著各種廣告的包裝袋去掉,重新裝到沒有任何廣告的麻袋中。
隨著一切弄好,曹子建在現實世界的七天時間差不多也到了。
。。。。。。
回到民國世界的曹子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離開虎頭溝,朝附近的鎮上而去。
主要是為了買牛車。
如此,自已那麼多肥料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運到虎頭溝了。
同時,牛以後還能作為耕牛使用,一舉兩得。
最後,曹子建花了三百大洋,買了五十輛牛車。
這五十輛不是曹子建的極限,實在是鎮上沒有那麼多牛了。
等到曹子建牽著五十輛牛頭回到虎頭溝的時候,張英人都傻了。
看了看曹子建,又看了看牛車上的那一個個麻袋,
在她的認知中,這麻袋的作用是儲存穀物的。
好半晌後,才開口道。
“子建,你從哪弄來這麼多糧食?”
“這麻袋裡裝的並不是糧食,而是肥料。”曹子建開口道。
“肥料?”張英面露狐疑之色。
“將你腰間的匕首給我。”曹子建開口道。
張英聞言,這就將匕首扔給了曹子建。
曹子建接過,在麻袋上劃出一道口子,將裡面顆粒狀的有機肥取出一些,遞給了張英。
張英接過,看了幾眼後,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
當聞到一股臭臭的味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