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2 頁)
曹子建聞言,解釋道。
“王老闆,花神杯乃康熙時期創燒的名貴品種。”
“以十二月令花卉為紋飾,所見康熙花神杯有五彩和青花、詩畫合璧和有畫無詩共計四種,均精巧可愛。”
“但雍正以後不再成套製作,爾後各朝多僅燒造水仙月季一種,其中尤以咸豐朝製品最為少見。”
“所以三十萬的價格,不貴。”
“還不貴呢?”王大寶嗤之以鼻道:“我前些天刷某音,看到某場拍賣會,一對乾隆五彩花神杯,也才三十萬的價格而已。”
“乾隆和咸豐中間差了一百多年,你跟我說兩個價格一樣?”
“古董,古董,那肯定越古老越值錢才是。”
聽著對方這番話,曹子建已經有些明白,為什麼對方能買到了那麼多贗品了。
純純外行阿。
原本曹子建是懶得跟對方廢話,但誰叫顧客就是上帝呢。
只能耐著性子道:“王老闆,你的理解是錯誤的。”
“因為一件古玩的價值,從來就不是靠年限來界定的。”
“就拿陶瓷來說吧。”
“唐代離咱們久不久?”
“一千多年。”王大寶答道。
“可是,你要知道,一些唐代的陶器,大多賣不上價。”曹子建介面道:“除了存世量多是一方面,當時的製造工藝不足,藝術價值不高又是另一方面。”
“還有,民國距今才一百多年,可是如珠山八友的瓷板畫,王步的青花瓷等等,其價值卻是超過了很多清三代的官窯。”
王大寶聞言,沒有說話。
曹子建見狀,正準備繼續說點什麼。
只是這一次,還沒等他開口,一旁的曹蒹葭卻是率先道。
“王老闆,你對瓷器是不是瞭解的不多?”
見問話的是一個跟自已年紀差不多的女人,王大寶自然不肯承認,反駁道:“誰說的?”
“既然你瞭解瓷器,那我問你,咸豐一朝雖然存在了11年,但燒製瓷器的時間,為什麼只有五年?”曹蒹葭問道。
“這....”王大寶被問懵了,因為他真的不知道。
見王大寶不說話,曹蒹葭自問自答道:“因為當時,農民起義,加上海外聯軍的入侵,使得南方各省均被戰火襲擾,景德鎮御窯廠的生產、運作受到嚴重影響。”
“最終,在咸豐五年被迫停燒。”
“此次停燒影響深遠,一些制瓷工藝因此失傳。”
“雖然說,御窯廠在同治年間又開始重新復燒,但其水平已不可與之前同日而語。”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因此像這對花神杯樣式的咸豐精品官窯,極為難得。”
“屬於是清代瓷器最後的榮光,其價值不僅不遜色乾隆時期的花神杯,在不久將來,甚至升值速度還要遠超乾隆花神杯。”
即便曹蒹葭將話說到這份上,王大寶還是沒有選擇入手,而是留下一句,我在考慮一下後,便是離開了。
原本,曹子建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沒曾想,下午的時候,王大寶又過來了。
進店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咸豐年制花神杯還在不在。
曹子建說了在之後,這一次王大寶沒有猶豫,直接買下了。
付完錢後的王大寶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朝曹子建開口道:“曹老闆,確實是我對瓷器的瞭解不夠,才說你報的價格高。”
“剛剛我回去後,問了一些人,他們都說這價格可以接受。”
曹子建沒想到王大寶這人居然這麼實誠,直接承認了自已的不足。
這就發自肺腑的勸道:“王老闆,聽我一句話,在你對瓷器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儘量少買吧。”
“古玩這一行,不是有錢就行的。”
“起碼,你自已要對瓷器有所瞭解才行,像你這樣懂得不多,胡亂出手的話,即便你是千萬富翁,也不夠你折騰的。”
“曹老闆,所以我想以後有空的時候,多來你這,跟你學習一下關於瓷器這方面的知識。”王大寶開口道。
“我還沒厲害到教人的地步。”曹子建擺手拒絕道:“不過你想學的話,我可以推薦你看幾本書。”
“什麼書?”
“你想了解清代瓷器,那就從清代編史看起吧。”曹子建開口道。
“這跟我學習瓷器八杆子打不著阿。”王大寶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