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興業(第1/3 頁)
汴梁城,北距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會,形勢富饒。汴梁城距離大名府,不過十驛,倘若有變,大軍傾刻而至,疾雷不及掩耳。
從大名府到汴梁城,漕運貫通南北,水陸交通要地,自然是商業拓展的不二之選了。
京畿周圍雖屢遭戰火,但漕運尚未斷絕,選擇汴梁城自然是上上之選了。
雖是屢遭戰亂,但汴梁城還是有超過五十萬的人口,街邊商鋪還是鱗次櫛比,街上百姓依然川流不息,眾人熙熙,人來人往。前店後坊、街道縱橫,可見汴梁城的繁華非同一般。
熱鬧異常的大相國寺,肯定是汴梁城最繁華的所在。乾淨整齊的大街,錦衣華服的富商巨賈,達官貴人;意氣風發的飽學之士;濃妝豔抹,香風撲鼻的名門閨秀,富婆闊太,各色人等,一應俱全。
這裡是汴梁城的商業中心,珠寶玉器行,金銀首飾鋪,錦繡絲綢店,古玩字畫店,甚至酒樓瓦子更是無處不在,乃是汴梁城百姓經常出沒的去處。
幾天前,所有汴梁城的富商巨賈,都接到了來自小甜水巷一家叫“雅藏軒”的琉璃店的名帖,邀請他們參加自家店鋪的開業大吉。 “雅藏軒”的掌櫃鄧世雄,乃是來自河北的一名富賈。
宋朝允許甚至鼓勵官員經商今,宋太祖時,僅在宋代私營邸店業(貨棧和客棧)的致富官吏,文官方面就有宰相趙普、何執中等,武官方面有米信、保吉等。 宋仁宗時,王安石曾經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上吐槽宋朝官員的收入太低,而用一切手段撈錢:“官小者,販鬻、乞丐,無所不為。”
所謂“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曾公開動用八千士卒從事自己的物流事業,自稱“當代陶朱公”。
另外一位“中興四將”、曾任樞密使的張俊更是經商中的佼佼者,只要能賺錢的都涉足其中。他役使士卒在臨安府修建酒肆,名“太平樓”,又派人到海外貿易,出售陶瓷、絲綢等特產,換回象牙、沉香等物在宋地出售,獲利數十倍。
這還不算完,張俊還兼併了大量良田並租給傭戶,每年僅田租這一項收入就達六十多萬斛糧食。史書稱張俊“家多銀”,臨安的百姓還諷刺張俊為“錢眼內坐”。
“雅藏軒”前,不斷的有人拿著請帖進入。夥計們彬彬有禮,笑容可掬,邀請客人進入。
今天,是“雅藏軒”開業的日子。
玻璃是新產品,市面上根本沒有相同或者類似的產品,銷售上是開鋪零售和批發共行。當然,作為規模化生產的玻璃品工廠,王松自然希望是批發,那怕便宜點,也要儘可能快的弄到大筆錢財。
運河貫通南北,汴梁城商賈眾多,正好可以藉助他們,開拓市場,把玻璃賣到江南和海外去。
“雅藏軒”裡面的二進院子,是一個類似後世展廳的玻璃陳列廳。一個個一人高的玻璃展架靠牆而立,分成幾層,上面井然有序地擺著各種玻璃產品。
陳列廳的設計和建造,是王松按照後世的玻璃展廳製成。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玻璃門,保證了室內充足的光線。 精緻的窗簾又使得裡面含蓄一片。
展廳中間,一張玻璃表面的圓桌,上面放著十幾個造型各異的玻璃杯,裡面倒上了西域的美酒,別有一番風景。客人們可以一邊飲酒,一邊欣賞。
客人們一個個走進點來,紛紛小心翼翼的拿起展架上的產品,三三兩兩,評頭論足。
大鼻子、卷頭髮的趙漢一進來,眼睛立刻就被裡面的物件看花了。 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透明,如此大小形狀一致,如此精緻的“琉璃”製品。他不由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同時又有些意亂神迷。
一串串大小不一的水晶項鍊和手鍊吸引了不少客人的注意。他們紛紛拿起珠子仔細觀看,愛不釋手。這些珠子不但大小一致,而且和佛珠一樣,圓潤滑膩,各種大小都有,真正是非同凡響,用來送人或自己佩戴是再也氣派不過,一串60到100貫的價格還能接受。
就是去礬樓吃頓飯,不也得備上百貫錢,何況這麼珍稀的玩意。
還有長圓形空心珠子,串起來用來作飾物,也是氣派的很。再加上那些玻璃杯,各類碗盤,酒杯,水果盤,當真是應有盡有,惹人注目。
“趙仁,你說說,你見過這麼通明的東西嗎?這些宋人真是聰明,竟然能造出這樣的東西! ”
趙漢拿起一隻透明的浮雕玻璃碗,向旁邊一個長相接近的中年漢子低聲問道。
“趙漢,此物如此晶瑩剔透,而且大小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