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風險極高(第1/4 頁)
第124章
風險極高
在陳元光看來,這屬於實現最終目的的關鍵一步,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站,整個挖礦鏈條才能流暢起來。
“沒錯,我說的是自己的空間站,在座各位既然對光甲航天感興趣,想必對商業航天產業應該有所瞭解。
目前有一些商業航天公司宣佈要進軍太空站,他們所說的是參與,參與到空間站這個專案中去,比如說內華達山脈、聯合發射聯盟、axiom
space等等,他們最多是發射一部分,然後和空間站相連線。
像axiom
space,更可以看做是一個太空酒店,他們希望在現有國際空間站上增加獨立空間,然後把這些獨立空間打造成昂貴的太空酒店。
光甲航天不同,我們要建造獨立的空間站,屬於光甲航天自己的空間站,作為太空採礦的中轉站。
眾所周知,空間站應該是最昂貴的太空專案了,華國的天宮一號截止到目前為止大概耗資在600億rmb,而國際空間站更是誇張的1000億美元。
考慮到華國在製造業上的成本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加上一些新技術的突破,能夠在350億rmb解決這個問題是我們最樂觀的估計。
這個數字有可能未來還要膨脹,所以我們需要有足夠大心臟的投資者,我也不屑於說謊,又或者是低估這中間的難度來進行募資。”陳元光不管臺下的竊竊私語,非常坦率地談問題。
一時間整個會議廳的討論聲更大了,陳元光穿著從燕京帶回申海的西裝沒有說話,像是在等下面安靜下來。
林甲坐在第一排看著臺上的陳元光,她是很贊成陳元光想法的。
在林甲看來,陳元光取得的成就太高了,他人生獲得滿足感的閾值也被抬的很高,正常的創業成功又或者是科研突破,已經難以讓他得到滿足。
青年千人、長江學者這些頭銜,陳元光想要就能拿到,即便是院士,只要願意等,三十五歲也能自動拿到這個頭銜,唯一有點難度的諾貝爾獎,也只需要等。
林甲覺得有個遠大目標挺好的。
而且這個專案的成功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好事。
“360億rmb,建造空間站,而且還很有可能不夠,果然航天夠燒錢。”劉令很感慨,他是米哈遊投資板塊的負責人,直接向米哈遊的實控人負責。
現場來的不止有金融機構,米哈遊、小米、鵝廠、阿狸這些公司都派了人來。
米哈遊之前就打算投東方空間,但是因為光甲航天已經提前卡位,把東方空間的想象空間給鎖死了,跟智子鎖死地球科技一樣,看不到任何希望。
最終導致米哈遊以及其他投資方都沒有投資東方空間,只有經緯資本給了一點錢給東方空間續命。
對商業航天賽道不死心的米哈遊,這次跑到光甲航天的第二輪募資現場,想看看有沒有投資機會。
聽到這個計劃,以及臺下大家的反應後,劉令意識到,這一輪競爭應該不會多激烈,沒有投資機構們從理性角度出發,壓根不會投這類專案。
回本遙遙無期,沒有控制權,中間必經環節也沒有什麼盈利希望,整個專案在一個純燒錢的階段。
李朝暉是鵝廠投資業務的負責人,和劉令私交不錯,鵝廠和米哈遊的直接競爭關係沒有影響他們的私交。
李朝暉聽到後感慨道:“換其他人這麼說,在座早就空蕩蕩一片,一個人都沒有,也就是陳元光,能讓大家聽到這個專案還有耐心聽他說完,甚至還願意投錢給他。
也就陳元光有這個魅力了。”
劉令疑惑道:“你們這都打算投?”
李朝暉說:“當然,鵝廠的投資部門不是一個只顧賺錢,只看財務回報的團隊。
我們不會把自己侷限在某一個邊界裡,只為鵝廠當下的某個戰略或者某個業務服務,如果投資光甲航天,能幫鵝廠和陳元光本人建立起一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那這個專案我們覺得完全能投。”
劉令和李朝暉私交好,不影響他對鵝廠有看法,聽到對方說鵝廠不是隻顧賺錢,劉令有點繃不住了:“好吧,我以為鵝廠所有的業務都是圍繞財報來的。
為了給市場一份財報,有漂亮的業績,讓投資者相信鵝廠的潛力。
看來是我對鵝廠有錯誤的認知。”
李朝暉轉頭對劉令說:“當然,有很多大a的上市公司找我們做定增,有非常確定的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