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第2/2 頁)
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京城到處都是乞討的人。太子信石舜華,一出東華門就叫兒子們下車,準備跟他們講民間疾苦。可是一路走來,甭說乞討者,開門做生意的都沒幾家。要不是回頭就能看到紫禁城,太子真懷疑他到了另一個地方。店家笑道:“今年風調雨順,隨便開兩畝地見的東西都吃不完,哪還用得著出來乞討啊。”“早些年也沒什麼大災啊。”太子道。“早年沒有地蛋、番薯和玉米。”“這幾樣怎麼了?”太子問。店老闆很詫異:“您不知道?”“我們吃過番薯、地蛋和玉米。”太子道,“不知這三樣跟街上沒有乞丐有什麼關係。”這麼一說,店老闆就明白了:“番薯和地蛋畝產高,玉米也比豆子見得多,玉米杆和番薯秧還可以喂牲口。“這幾樣東西不挑地,也不要費工夫打理,秧苗又便宜,懶漢種上一畝番薯夠吃一個冬天,所以就懶得離開暖和和的被窩出來討食。”“原來如此。”太子道,“聽說龍泉寺每年進臘月就施粥,是真的嗎?”店家沒什麼生意,回屋也是一個人乾坐著,便抄著手繼續說:“前年是每天施粥,去年和今年是兩天一次,從臘月初一到年三十。對了,今兒就有。”“我去過龍泉寺。”弘皙突然開口說,“沒見過施粥啊。”“你去的時候還沒下雪。”太子道,“是寺廟裡施粥,還是香客施粥?”“京城大大小小的寺廟往年每到臘八都會施粥。只是聽說前年龍泉寺得了很大一筆銀子,才改成如今這樣。”“很大一筆?”太子眉心一跳,“哪位大戶人家這麼大手筆,我怎麼沒聽說過。”店家往四周看了看,小聲地說:“聽說是太子妃的堂堂雜貨店給的錢。住在龍泉寺附近的人看到雜貨店的崔掌櫃拉好多箱子去廟裡,然後拉著空車出來的。沒過幾天龍泉寺就開始施粥,那個粥稠的啊,聽說筷子插在上面都不會倒。”“太子妃?”弘晏驚訝,“太子妃是——”“太子妃是個善人。”太子打斷兒子的話,瞪他一眼,閉嘴。弘晏捂著嘴巴,想開口的弘曜和弘皙見狀也捂住嘴巴。店老闆看見不忍:“這位爺,小公子還小,您別那麼嚴厲。太子妃仁義,心善,即便真聽到咱們議論她,也不會怪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