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第1/2 頁)
“你誤會了,我是怕他們不懂事,冒犯太子妃。”太子道,“聽說太子妃脾氣不好,太子的奶嬤嬤跟她頂幾句,她就把人打個半死。還有德妃娘娘的弟弟,也因為她被判充軍,萬一被別人聽到這小子亂說,傳到太子妃耳朵裡,太子出面也不見得能護得住他。”弘晏不懂,他阿瑪說什麼呢?這世上還有別的太子妃和太子嗎?霍林抬手抱起弘晏,在他耳邊低聲說:“別講話,有疑問回去再問。”店家打量他一番,很是納悶:“您都是聽誰說的?”太子:“賤內。”“你夫人怎麼可以這麼說太子妃。”一直很熱情,也樂意跟客人閒聊打發時間的店家臉色的笑容消失,“德妃娘娘的弟弟被判充軍是他咎由自取。不碰到太子妃,也會得罪別的貴人。“再說太子的奶嬤嬤,身為奴才守不住本分,還敢頂撞主子,太子妃使人把她打死也是活該。不就處罰幾個奴才。你知道太子妃救活多少人?就知道瞎說。”太子臉上閃過一絲尷尬:“還真不知道。她在宮裡怎麼救人?”“不知道啊?那我說給你聽,回家告訴你夫人別再亂說。”店老闆道,“地蛋、番薯和玉米是太子妃的莊子先種的。後來周圍的村民也想種,太子妃的莊子上就賣秧苗,一文錢一把,一把秧苗有二十顆。二十顆秧苗能收一百多斤紅薯,夠一大家子吃上半個月的。“家徒四壁的人家省出十個銅板,冬天和來年開春的糧食就有了。要不是太子妃的莊子上賣的秧苗這麼便宜,今年京城怎麼也得餓死幾百口人。這算不算救人?我問你。”“大膽!”張起麟實在忍不住了。太子抬腳朝他腿上踹一下:“閉嘴。你繼續說。”“說完了啊。”店家道。太子呼吸一窒:“你們都很喜歡太子妃?”店老闆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以前不喜歡,聽說太子爺長得可好了,文韜武略,太子妃相貌平平,就覺得配不上太子。”“我以前也這麼覺得。”太子道,“從那麼多秀女裡挑個美的應該挺容易,真不知道皇上怎麼想的。聽你這麼一說,還是皇上他老人家高瞻遠矚。”“那當然了。太子妃美又怎麼樣,弄不好咱們大清也得出個蘇妲己,楊玉環什麼的。到那時候這街上白茫茫一片就不是雪了。”“是啥啊?”弘皙問。店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白骨。”“白骨?”太子重複一遍,這個店家倒是有意思,“聽店家說話,你應該上過幾年私塾,怎麼做起買賣來了?”“有一年家裡收成不好,可還得供我讀書,我就想都快餓死了,還讀什麼書。就拿買筆墨的錢置辦些鍋爐,叫手藝好的家人做小生意餬口。”店家說起往事,笑道,“我家裡弟弟妹妹多,如今都成家了,也想賣子火燒養家餬口。可天津衛就那麼大一點地方,我們家人越來越多,每天得賣上千個子火燒才夠一家用度。我便和我大弟搬到京城。我在城裡,他在城外。”“怎麼沒見你家裡人?”太子好奇地問。“嫌外面冷,都在後院炕上呢。今兒人少,我一個人忙得過來。”太子:“聽你的意思,你們家主賣子火燒?”“是的,做這些湯啊,粥啊,都是為了賣子火燒。”太子道:“我瞧你這也沒個牌子,我給你寫牌子怎麼樣?謝謝你提醒我,不能什麼都聽家中夫人的。”“好啊。”店老闆家中不富裕,以前供不起他買筆墨練字,字寫的不好又看不上一般人寫的,請專門寫牌子的人寫又捨不得錢,便一直沒弄個牌子,“我這就去找筆墨。”說著,跑到斜對面,砰砰敲開人家的門,找人家要一張白紙,端著筆墨過來,“這位爺,可能還得麻煩您到屋裡來。”“沒事。”太子話音一落,兩個侍衛跟進去,隨即,看到太子寫下“子火燒”三個字。可是這三個字越看越眼熟,越看越覺得在哪裡見過。到達正在施粥的龍泉寺,兩名侍衛猛地想到:“殿下,您,您剛才那三個字是,是皇上的筆跡?”“有問題嗎?”太子問。兩名二等侍衛連連搖頭:“只是,讓王公大臣看到,他們會認為皇上提的字。”太子反問:“難不成讓他們以為孤吃過那家的子火燒?” 去五臺山侍衛噎了一下:“這不太好吧?”“怎麼不好?汗阿瑪關心百姓, 出宮體察民情,隨手寫幾個字, 店家瞧著好看刻在木板上當牌匾,孤覺得挺好。”太子道, “再說了, 沒留名沒留章,你們不說沒人知道。日後被文武百官認出來,還能幫那個賣子火燒的店家一把。”“阿瑪, 我聽見啦。”弘皙從馬車裡鑽出來。太子朝他腦門上一巴掌:“聽見就聽見, 但不準說出去。”“阿瑪, 我可以說嗎?”弘晏走出來問。太子笑眯眯的問:“屁股還痛嗎?”跟著弘晏出來的弘曜捂住嘴巴:“阿瑪, 我不說。”“乖。”太子拍拍兒子的小腦袋, “都下來吧。”“阿瑪,我記得這裡。”弘皙指著前面的寺廟,“我拜了好多菩薩。”太子道:“那今兒權當來還願了。張起麟, 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