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第1/2 頁)
太子原本是帶仨兒子出來看看百姓生活多不易。拜他媳婦兒所賜,路邊沒有凍死骨,窮人也能喝上白米粥。白白出來一趟,待弘皙還了願,一行人就打道回府。石舜華看到兒子遞給她的燒餅,很是詫異:“你們買這個做什麼?”“好吃,額娘嚐嚐。”弘晏奶聲奶氣道,“額娘,給太太兩個。”石舜華挑眉:“還有皇祖母的?”“還有弘晉的。”太子道,“弘晏,弘曜,你們去給太后送過去。阿笛,跟太后說,在炭火上烤熱再吃。”隨即,又打發弘皙回房歇會兒。石舜華問:“出什麼事了?”太子把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講給石舜華聽,隱去他題字那一段,又說:“改天附近遭了災,再叫他們幾個過去看看吧。”“沒遇到就沒遇到,爺應該高興,幹麼一副很失望的樣子。”石舜華好笑,“從此以後不再有災難,他們四個全變成紈絝也沒關係,再生一個就是了。”“你說的簡單。”太子瞥她一眼,“你今兒突然要帶弘晏和弘曜出去,是不是怕生不出來,打算在他倆當中選一個?”石舜華愣了一瞬:“妾身當時是有這個想法,不過,今兒四弟府上來人了。我和四弟妹一起拜的菩薩,四弟妹懷了,妾身還會遠嗎?”“真的?!”太子驚訝,“多久了?”石舜華:“兩個多月。按照日子來算應該是九月底,但具體哪一天太醫也把不準,也許是十月初八那天懷上的。”“阿笙,去請太醫。”太子道。石舜華不解:“好好的請什麼太醫?爺病了?”“孤沒病,是給你查查,萬一你懷上了呢?”太子道,“阿笙,快去。”“站住。”石舜華皺眉,“去什麼去,我的那個剛過去沒幾天,月底再查查。”然而,到了月底,除夕前一天,石舜華依然沒有懷上。太子盯著石舜華的肚子:“好運被你用完了?”“堂堂雜貨店日進斗金,顯然還沒有。”石舜華道,“也許是老天爺見我一次生倆太辛苦,叫我多歇息兩年,然後再一次生倆。”太子興致不高,道:“但願如此。”“爺,別說那些沒影的事了。”石舜華道,“跟你商量一件事,汗阿瑪過幾天去五臺山,弘晏和弘曜想跟他一起去——”“等等,弘晏和弘曜怎麼知道汗阿瑪要去五臺山?”太子一聽“商量”倆字,打起十二分精神,端是怕漏聽一個字,被他媳婦兒糊弄了,“你說的?”石舜華這次沒狡辯:“他倆快兩週歲了,去的最遠的地方是跟紫禁城一牆之隔的街上。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妾身覺得該放他倆出去看看。再說了,萬一妾身真生不出來,早點打算,到時候也知道該選哪一個。”太子想了想:“你說得對。即便你還能再生好幾個,萬一他們比弘晏和弘曜還調皮,還是得從他倆當中選。只是這事孤該怎麼跟汗阿瑪提啊。”“他倆想去叫他倆自己想辦法。”石舜華道,“他倆若不能說動汗阿瑪,下次爺再出面,反正他倆還小。”太子想了想:“也行,你跟他倆說,別太過分。”“他倆那麼小,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過分,說了也沒用。”石舜華一見太子瞪她,連忙說,“也過分不到哪裡去。”弘晏和弘曜得了石舜華的話,像得了聖旨。康熙出發前一日,小哥倆手拉手去乾清宮。“你倆咋來了?”康熙看到兩個越大越不一樣的小孩,越大越好看的嫡孫,招招手,“來祖父這裡,讓朕好好看看,弘晏,弘曜是不是又長高了。”除夕家宴上,康熙抱過弘晏和弘曜,跟他倆說話的時候一直笑眯眯的,以致於倆小孩根本不怕康熙。跑到康熙身邊,一個倚著他的右腿,一個靠著他的左腿:“皇瑪法,我們有事。”“有什麼事啊?”康熙往外看了看,不見太子,“你們阿瑪呢?”“阿瑪和四叔在家。”弘晏道。康熙:“和你四叔討論政務?嗯,那你們出來你們額娘知道嗎?”“額娘知道。”弘曜說。康熙笑著問:“是真知道還是假知道?”兩個小孩猛地抬起頭。康熙搖頭失笑:“你倆可是騙過朕。忘了嗎?去年你額娘去上香,你倆叫梁九功抱你們上馬車,是朕抱你們上去的?”小孩不太記事,經康熙這麼一說,隱約有這麼一回事:“皇瑪法,額娘真知道。”“那就說說你們找朕何事。”康熙道。“小事啦。”弘晏道,“我們想去五臺山。”康熙一驚:“你們聽誰說的?你阿瑪還是額娘?”“都有。”弘曜掰著手指,“九叔,十一叔,十四叔,十五叔,皇瑪法,我們想去。”康熙眉頭一挑:“你們阿瑪知道嗎?”弘晏:“阿瑪說,他說的不算。”“皇瑪法說的算。”弘曜補充道。康熙聽明白了:“所以你們倆就來找朕,朕同意帶上你們倆,你們阿瑪和額娘就不會反對了?”“皇瑪法最好。”小哥倆抱住康熙的胳膊。康熙好笑:“朕還沒同意呢。”弘曜:“皇瑪法同意啦。”弘晏:“剛剛同意的,我聽到啦。皇瑪法,拉鉤,不許變。”“君無戲言,還用得著拉鉤?”康熙無奈地搖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