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1/2 頁)
“這倒也是。”太子道,“那幾家雜貨店的掌櫃都只忠於你?”“爺,福壽膏那麼大的事有出紕漏麼?”石舜華問。太子搖頭:“不過——”“怎麼了?”石舜華問。太子一臉嫌棄道:“前朝一群宦官收集訊息還有個名字叫東廠,咱們以後就叫雜貨店啊?”“當然不能。”太子不說,石舜華差點忘了,“這一塊雖然設在雜貨店裡,其實是和雜貨店分開的,晉江是主事人,他負責這一塊不如就叫碧水。”“碧水?”太子想了想,“晉江,江水碧綠,唐太宗曾把水比喻成百姓,百姓閒聊時說的話被記下來,叫碧水也行。”石舜華:“爺得閒就寫個章程,妾身使小順子給崔管事送過去。”“別說風就是雨。”太子道,“那些探聽訊息的孩子招來放在哪兒教養?”石舜華:“妾身莊子上。莊子上的工匠還在跟洋人學洋文,多幾個孩子進去,莊上的人也不會往外說。只會認為妾身給那些工匠找的徒弟。”“那你回頭告訴崔管事,叫那些孩子跟洋人和工匠學點東西。”太子道,“做戲做全套。”石舜華很是意外:“爺如今也知道做戲做全套了?”“都是福晉教得好。”太子起來伸個懶腰,“趁著孤如今在養身體,沒多少事,孤現在就去翻《明史》?”石舜華拉住:“那些孩子可能三年後才能用,這幾年爺還得繼續依仗叔公,但叔公告訴爺的事,爺務必叫四弟打聽再幫爺打聽一下。”“孤知道。”太子道,“叔公連汗阿瑪都敢糊弄,他雖然把身家性命都系在孤身上,但也有自己的私心。”石舜華想說,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話到嘴邊,“妾身剛才聽爺說教弘晉英吉利語,爺真會說英吉利語?妾身以前怎麼沒聽說過。”太子:“會幾句。你莊上的工匠跟洋人學洋文,孤一個太子以後要是連工匠都不如,豈不是很丟臉。所以,孤就把扔在犄角旮旯裡的洋文書翻了出來。”“下次教弘晉的時候也教教妾身好不好?”石舜華問。太子挑眉:“你也想學?”“妾身一直想學,但額娘和阿瑪都不同意。”石舜華飄了兩千多年,什麼都見過,什麼都懂點,獨獨不懂洋文,“爺不同意?”太子笑道:“福晉這麼上進,孤求之不得。反正一個也是教,兩個也是放。”“殿下!”“得得得,孤用心教你,弘晉是捎帶的。”“這還差不多。”“孤可以去前院了麼?”“去吧,去吧。”石舜華把他推出去,就問阿笙:“四弟妹是不是去了永和宮?”阿笙:“奴婢把四福晉送到門外,四福晉就嘆氣。估計是不想去永和宮又不得不去。”“德妃不喜歡四弟,除了四弟是佟皇后養大,估計還有一看見四弟就想到她生四弟的時候是名宮女。”石舜華道,“四弟總能引起她想去那段不堪的日子,卻不能把四弟怎麼著,只能找兒媳婦出氣。”“可她又不能真罰四福晉。”阿笙道,“殿下曾說四爺性子犟,十三歲就敢出宮。德妃娘娘為難四福晉,保不齊四爺直接捅到皇上那裡。到時候丟臉的還是德妃娘娘。”石舜華往北面看一眼:“她在乎那些當初就不會把四弟拒之門外。”“四福晉真可憐。”阿笙滿臉同情,“阿瑪早逝,沒到十歲就嫁人,婆婆不說幫襯,還給她添堵。四爺後院又有那麼多女人。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啊。”“又不是你。”石舜華好笑,“瞧把你愁的。”阿笙:“主子,您真沒看到四福晉走的時候一步三回頭麼?”石舜華扶額:“我看到了,那又如何?又不是她婆婆,你要我怎麼做?”阿笙噎住:“奴婢越逾了。”石舜華嘆氣:“我又沒說要罰你,跟誰學的這一招啊。容我想個辦法。”“奴婢就知道主子不會不管四福晉。”阿笙一喜,“趕明兒四福晉來了,奴婢一定跟她說主子為了她,愁的夜不能寐。”石舜華擺手:“千萬別。不然四弟妹得一天找我八次。”“奴婢不說。”阿笙捂住嘴巴,又忍不住問,“主子打算怎麼幫四福晉?”石舜華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跟晉江說一聲,在門口盯著點四弟妹的臉色。”“奴婢這就去。”話音落下,阿笙走到門外。石舜華無語又想笑,這丫頭到底是誰的丫鬟啊。翌日,下了早朝,四皇子胤禛隨太子來到惇本殿東暖閣,見石舜華在案几後坐著,就喊:“二嫂。”“爺,擺飯?”太子點頭,石舜華就吩咐宮人擺飯。用飯的時候石舜華才說:“昨兒四弟妹過來,四弟知道麼?”胤禛:“我昨天晚上回去的時候,福晉說了。她又來打攪二嫂了?”“我整天沒事,四弟妹過來陪我說說話,我巴不得呢,算不上什麼打攪。”石舜華笑道,“只是四弟妹臉色很不好。但四弟妹說她沒生病,我估摸著可能是你額娘說了什麼。四弟妹回去沒說?”胤禛仔細想了想:“她昨晚好像說額娘了,我問她額娘怎麼了,她又笑著說沒事,額娘挺好。”“肯定是你額娘數落她了。”太子心中懷疑,昨兒老四福晉臉上明明只有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