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不過嬰還是不忘嘮叨道:&ldo;這柄常勝戟真的送那個大塊頭嗎?不是啞舍之中的庫藏嗎?雖然那道人不怎麼著調,但東西隨便送出去真的可以嗎?&rdo;嬰和師父從一開始各種看不慣,應該是……一山不容兩個吃貨吧……綠袍少年默默地想著。&ldo;師父走前已把啞舍交付於我,其間東西也可挑選拿出使用,無礙。&rdo;綠袍少年按了按胸前,在衣襟的遮蓋之下,那處有一枚玉質的飾物。在荊軻刺秦王一事後,秦王政應是因與死亡擦肩而過,便下令動工了驪山陵墓。師父因為參與設計而離開了咸陽,走之前與他道別的時候,隨意地就把啞舍交給了他,還說當初給他的那個錦囊裡裝著的玉璇璣,就是開啟啞舍大門的鑰匙。據師父說,他所在的門派就是喜好蒐羅天地間遺留的上古神器。而在炎帝黃帝堯舜禹的傳奇年代過後,天地靈氣消弭,遺留世間的神器會對凡人產生巨大影響,所以便在中原各處建立了數個寶庫,把這些神器都封印在其中。當然,神器也只是佔了一小部分,許多被依附了魂魄或者自己滋生了靈智的器物,也屬於需要被封印的範疇。《廣雅》日:庫,舍也。啞宇從口,從亞,亞亦聲。其中口指發聲,亞本義為宮城大內;舍字乃庫之意,所以啞舍便是皇帝的內庫之意,是指那些寶物在宮城之內才能說話的意思。那些寶物都能說話,可想而知那內庫之中收藏的都是些何等寶物。當然,之後還建成了數個其他寶庫,而隨著夏商周春秋戰國的朝代更替,啞舍之名也就少有人知了。直到青衣道人起才又重新做起了蒐羅古董之事,便把這名字又重新用了起來。這麼重要的東西,隨手給了他真的沒關係嗎?不過師父既然這麼任性,那他稍微任性一下也無所謂。綠袍少年掏出隨身攜帶的那個綾錦囊,原本包裹著玉璇璣的錦囊也並非俗物。綾是純桑蠶絲所做的絲織物,表面呈現疊山形斜路,以&ldo;望之如冰凌之理&rdo;而為名&ldo;綾&rdo;。綾有花素之分,&ldo;織素為文者曰綺,光如鏡面有花卉狀者曰綾&rdo;。而他手中的這個綾錦囊,是多種顏色的綾錦採用變化斜紋編織而成。據說這種按照特殊排列織就而成的綾錦囊,不僅可以防止囊內的物品丟失,還可以當成護身符,保護佩戴者的安全。他自己和扶蘇都在深宮之中,總不會倒黴到再出現一個類似荊軻的刺客吧。相比之下在前線拼殺的王離要危險得多。一柄戰無不克的常勝戟,和一枚可保性命無憂的綾錦囊,他的投資應是足夠了吧?希望回報也要讓他滿意才是…… 常勝戟因為王賁所率的大軍還停駐在楚國邊境,王賁只是帶了一小隊親兵回咸陽領虎符,之後便立刻回返軍中,帶著大隊北上伐魏。王離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隨軍出征,但自小就在軍營長大的他對這樣艱苦的條件早就習以為常,只是手中的常勝戟過於沉重,從咸陽出來,穿過函谷關到達大軍駐地的一路疾馳,就累壞了三匹戰馬。所以在與大軍會合之後,他索性和普通步兵一樣步行前進。那位甘上卿還真是給他出了個難題,若非名駒,還真無法支援他使用那柄常勝戟進行長時間的戰役。而且難題還不止一個。王離下意識地摸了摸左胸,這裡還有一個更棘手的難題。(左胸→_→最靠近心臟的位置)只是,現在還未到非用不可的時候。秦軍一路北上,挾著之前一舉攻下楚國十餘城的氣勢,勢如破竹地攻入了魏地,在冬季還未過去之時,就已經遙遙地看到了大梁都城的城池。至此,秦軍的好運氣就像是用光了一樣,大梁都城城池堅固,即使秦軍把大梁都圍了個嚴嚴實實,連一隻鳥都飛不出來,但城中糧草充足,一個月內組織了十幾次攻城,都未見任何成效。一種微妙的騷動不安在秦軍中默默地傳遞著,雖然在他們的身後,楚國的戰場上不斷傳來李信和蒙恬領軍得勝的戰報,但齊國方面卻詭異得一點動靜都沒有。誰都不信齊國真能冷眼旁觀魏國和楚國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還一直按兵不動。雖然至今潛伏在齊國的細作傳回來的訊息都是一切安好,但齊國就像是一隻枕臥在側的龐然大物,因為不知道它何時會起身攻擊,從而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巨大壓力。王離遠眺著東方,心想著也許某一天在那邊的地平線上就會出現遮天蓋地的軍隊。因為攻城戰最為殘酷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永遠地留在那城磚之下,所以誰也不敢讓王離衝過去當先鋒,後者就只能憋悶在軍營之中,獨自徘徊。他父親王賁帶兵,恪守著一切從他爺爺那處學來的東西。駐營都是按照著《孫子兵法》中的《行軍篇》,選擇的是生地,居高向陽,儘量遠離江河水澤。只是大梁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