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第1/1 頁)
校尉從兵營裡出來,向淳于熹說明了情況,淳于熹立刻猜到,這是宇文逸風早就安排好的。於是他告訴校尉,這是法師招魂時,有人惹怒了惡鬼,惡鬼要報復眾人,如果不把被惡鬼附身的人找出來,這裡的每個人都得死。眾人一聽此言,無不嚇得雙腿戰慄,紛紛向校尉請求,讓法師作法驅逐惡鬼。校尉本是半信半疑,忽然間,又有兵士回報,兵營又有一名兵士被挖心而死。這回眾人更加駭然,校尉只得同意宇文逸風等人進兵營驅鬼。兵營裡的兵士被聚集在一起,由淳于熹和之前裝扮成薩滿法師的兵士作法驅鬼。宇文逸風則趁著夜色潛進校尉的大帳,尋找御璽的下落。校尉的大帳中有個精緻的木匣,像是裝御璽的盒子。宇文逸風略一思索,就猜到御璽必定不在木匣內。他找了半天,想起匈奴人總是習慣在騎馬行軍時攜帶褡褳,裝乾糧和重要文書,於是拾起校尉的褡褳一探,果然找到了那枚御璽,他顧不上高興,悄悄離開了校尉的軍帳。淳于熹還在假模假式的驅鬼,宇文逸風走到軍帳外,站在眾人身後。淳于熹看到他,知道大功告成,隨便指了一個匈奴兵,說他被惡鬼附身,那匈奴兵嚇得屁滾尿流,頓時昏了過去。淳于熹拿著銅鏡照了照他,說惡鬼已經回到棺材裡,此時只要將棺材抬走,便可令惡鬼遠離兵營。校尉和眾兵士巴不得他們趕快走,忙讓路給他們抬著棺材走出了兵營。出了匈奴兵營,眾人一路狂奔,很快回到了之前的設伏的山坡。天邊月朗星稀,宇文逸風騎在馬上回望匈奴兵營,緩緩摘下面具,英俊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ldo;宇文公子,小人真是佩服你,那兩個被惡鬼挖心的匈奴兵,你是怎麼辦到的?&rdo;淳于熹欽佩萬分的看著宇文逸風。宇文逸風笑道:&ldo;這裡不是久留之地,回到大營,我再告訴你。&rdo;回到駐地,宇文逸風將御璽交給長沙王和宇文長風,那兩人驚喜萬分。聽了宇文逸風的講述,宇文長風笑道:&ldo;你小子還真是員福將。&rdo;&ldo;這樣一來,咱們回去了好交差不說,我還可以跟大家姐好好談談。&rdo;宇文逸風也是一笑。淳于熹在一旁聽得發愣,問他們:&ldo;宇文公子,你還沒告訴小人,那兩個被惡鬼挖心的匈奴兵……&rdo;&ldo;哪有什麼惡鬼,不過是匈奴人見識少。&rdo;宇文逸風不以為然的說。宇文長風向淳于熹道:&ldo;你難道沒有聽說過,洛陽城中有個有名的道士叫葛洪,此人善於煉丹,他煉製出了一種非常特別的藥粉,遇明火即爆,宮中用這種藥粉製成炮仗,每逢年節或是遇到大事,都會燃放炮仗。那聲響,百里可聞。軍中有時傳遞訊息,也是用炮仗。&rdo;他這麼一說,淳于熹才總算有點明白。在那個時代,火藥並沒有廣泛應用於民間,因此就算淳于熹是宮裡的舍人,於這一事物仍是一知半解。宇文家的兄弟常在宮闈走動,因此對這些朝中的新鮮事物甚是瞭解。&ldo;這麼說,那兩名士兵的盔甲上沾了藥粉,無意中引爆了。可他們的盔甲怎麼沾上藥粉的呢?&rdo;淳于熹仍是不解。宇文逸風笑道:&ldo;可憐我那兩隻鴿子,為此喪了命。&rdo;離開駐地去設伏,他帶了幾隻軍中用來傳遞訊息的鴿子,原本是為了及時將軍報傳遞給宇文長風和長沙王。結果到了設伏的地點以後,他心生一計,將隨身攜帶的炮仗中的藥粉全倒了出來,裝在竹管中綁在鴿子翅膀下。當他們靠近匈奴兵營不久,趁著夜色將鴿子放出去。鴿子翅膀下被塞了東西,自然飛不動。在兵營中勉強扇了幾下翅膀就落在地上,被兵士看到,以為是用來傳遞訊息的鴿子,必然會拾起鴿子來看,鴿子翅膀下的竹管被發現之後,兵士必然會將竹管拿回軍帳中細看,查驗竹管中是否有重要軍報。那竹管中的藥粉在燈燭前受了熱,引爆也就是意料之中了。這一計其實非常勉強,若是那兵士沒有好奇心,鴿子落在兵營裡,他們也不會理會。只因匈奴人天生警覺,宇文逸風的計策才得以施行。所以那兩名匈奴兵並不是被挖心而死,而是死於火藥爆炸。&ldo;我以為你會去放一把火,趁亂搶走御璽。&rdo;宇文長風笑道。宇文逸風道:&ldo;如果萬不得已,我也只能火攻了。不過,兵書裡不是說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火攻倒是可以趁亂,但我們也難免會有死傷。這樣怪力亂神的折騰一番,匈奴人就算事後領悟,也只能吃啞巴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