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思傾城 > 第121頁

第121頁(第1/1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為她破戒,瘋批九爺輕聲誘哄七零新婚夜:帶空間嫁啞漢幽冥詭墓錄年代文炮灰被讀心後,我成了團寵重回97:你說青花瓷是破爛,三毛一斤賣不時空客棧,我的小狼狗來自古代詭異傳送之無盡謎團長相思之為相柳扭轉乾坤前妻乖巧人設崩了開局靈車漂移,一天收服一個惡靈快穿之拯救惡毒女配臨淵羨漁,不如求而娶之少奶奶制霸九零年代[聊齋同人] 渡陽氣[咒回同人] 七海如何阻止我黑化我非東宮細作[綜漫] 齊神今天仍未知曉小鳥遊的心聲[綜漫] 最強們的靜謐愛戀萌寶復仇:神醫媽咪虐豪門殺妻娶妾?胖醜夫人直接炸洞房

他始終沒有向她問起那天在二樓的雅間發生了什麼事,讓她被逼的走投無路,要從二樓跳下來。其實不問也可想而知,紫蘇定是不甘忍受那群人的羞ru,才出此下策。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可若是遇到惡人,為了保全做人的尊嚴,往往不得不做出犧牲。紫蘇就是這樣烈性的女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宇文逸風又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告辭而去。紫蘇側身看著他的背影,有些失落。他對她的態度非常溫和,然而始終隔了一層,不像郗子祈對小嬋那樣親暱。她捂著腦袋搖搖頭,強迫自己不去多想,他只是一個過客,永遠不會和她交集。小嬋滿面春風的從外面進來,見紫蘇咬著櫻唇,似乎在想著心事,走到她c黃邊道:&ldo;他來看過你了吧?&rdo;紫蘇點了點頭,勉強振作精神,抬眼看到小嬋臉上盡是喜色,關切的問:&ldo;郗公子說什麼了,你這樣高興?&rdo;小嬋玉面一紅,含羞道:&ldo;郗公子說,他已經和家裡提起我的事,他父親已經同意他替我贖身,等他娶了親,就納我為妾。紫蘇,你說我是不是太幸福了?我完全沒想到他對我這麼好。&rdo;她的喜悅也感染了紫蘇,紫蘇含笑道:&ldo;郗公子本來就是好人,小嬋,你總算熬出頭了。&rdo;小嬋在她c黃邊坐下,握著她的手道:&ldo;我前兩天對他那麼冷淡,他也沒怪我,他真好。&rdo;她側著臉思忖了一會兒,又道:&ldo;我看那宇文公子對你不錯,你可別錯過機會啊。&rdo;紫蘇聽了這話,只是淡淡一笑。事情真要是如小嬋所想的這麼簡單,倒好了。紫蘇隱隱的覺得,宇文逸風那天會挺身而出,為自己和河間王起爭執,只是出於義憤,看不慣那群人仗勢欺人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對她有意。今天來看她,也只是一般的問候,並沒有什麼感情的成分。而她對他,自從他救她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微妙的變化。小嬋看著紫蘇的眼睛,勸道:&ldo;你說的對,咱們不必妄自菲薄,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總有一天,你會遇到真心人。&rdo;她輕輕抱住紫蘇柔弱的身軀,姐妹倆彼此依靠、彼此溫暖。宇文逸風回到齊王府時,府裡各房已經開始擺晚膳。他去往自己母親穎夫人的住處,僕婦卻告訴他穎夫人去了長公主那裡,還沒有回來。穎夫人自進門後,一貫恪盡本分,從無逾矩,因此她和嫡妃長公主的關係非常融洽。齊王宇文松不怎麼管事,府裡的大小事務幾乎都是長公主和穎夫人商量而定。長公主所居的廂房堂屋,屏風後,長公主坐在正中,兩位側妃分坐在她左右,三人正在飲茶。穎夫人放下茶碗,不無疑慮的說:&ldo;說起來也難怪公主要著急,青鸞和溪月嫁到咱們家已經有些日子了,可遲遲不見夢熊之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do;菊夫人年紀最輕,平日裡長公主和穎夫人說話時,她往往坐在一旁聆聽,並不輕易表態。此時,只聽她嘆息一聲道:&ldo;咱們府裡好久沒有孩子的哭笑聲,怪冷清的。&rdo;&ldo;誰說不是啊,想抱個孫子,到現在也沒抱上。&rdo;長公主清冷的臉上有著難解的悵然之色。穎夫人怕她傷感,忙道:&ldo;公主不必掛懷,生兒育女這種事都是上天註定的,您是福旺之人,一定會子孫滿堂。&rdo;話雖如此,遲遲不見兒媳婦們有喜,長公主著實煩惱。菊夫人見她撫額凝思,出主意道:&ldo;城郊的玄清觀香火鼎盛,過幾日便是十五,讓青鸞和溪月一起到觀中拜拜三清上人,祈福求子,您看如何?&rdo;朝中崇道之風盛行,長公主聽了她的建議,也覺得甚是妥當。三人又商議了一會,僕婦進來回報說,晚膳已經擺好,長公主便留了她二人一同進膳。宇文長風和溪月說起這事,溪月有點納悶,她一向不信佛道,有些不明白婆婆的用意。宇文長風自然心知肚明,只一笑,向她道:&ldo;母親叫你去,你就去唄。整天待在家裡,不也挺無趣的麼。&rdo;這理由太牽強,溪月狐疑的看著他,秀眉微蹙,&ldo;無緣無故,母親怎麼會想起來叫我和大嫂去道觀?&rdo;話剛一說出口,她心念一閃,忽然明白了長公主的用意,臉上頓時有了緋色。瞧了宇文長風一眼,見他正看著自己,明亮的眼睛裡閃爍著曖昧的笑意,輕輕拍了他一下,低語道:&ldo;這也不是去道觀燒香就能求來的。&rdo;宇文長風撫了下她的臉頰,笑道:&ldo;去吧,讓長輩們心安。&rdo;溪月望著他,有一抹暈紅的淺笑。

目錄
虐文女主嬌寵日常+番外我撿的世子跑路了跬步仙蹤陸小姐嫵媚撩人,把季總釣成翹嘴穿越古代之農家子科舉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