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撲朔迷離(第4/6 頁)
道:“我們應該把營地建在他們的寨子旁,這樣就能進退自如,立於不敗之地了。”天賜喜上眉梢:“你們跟隨我一路闖蕩江湖,也學會了如何既能消滅敵人,又能儲存自己的制勝法寶了。”
第二天,天賜帶領小分隊弟兄離開下營盤,經過郎岱、黃果樹大瀑布,在永寧的一個布衣族苗族聚居的寨子旁安營紮寨,同寨子裡的頭領孟坤結為金蘭兄弟。天賜贈送給孟坤一門銅炮和十幾支火槍,還有三百兩白銀,孟坤派了一支布衣族苗族軍隊負責保衛他們的安全。孟坤對秦王孫可望的飛揚跋扈非常不滿:“永曆帝是大明宗室,南明的興亡都寄託在他身上了。可是秦王孫可望一心想篡奪皇位,唆使他的心腹親信逼迫永曆帝禪位,就像當年王莽篡位一樣,不得人心。唯有李定國將軍‘兩蹶名王,威震天下’,能征善戰,忠於南明,我們都擁戴他。南明的未來就寄託在他身上了。”
天賜開誠佈公地坦言道:“孟兄與我想到一處去了。我們這次千里迢迢到安隆所,就是想勸說永曆帝手下的‘四大王’能摒棄前嫌,同心同德輔佐永曆帝,勵精圖治,光復南明半壁江山,把滿清八旗趕回老家去。我到安隆拜會孫可望後,馬上要趕往雲南面見李定國將軍,到時有勞孟兄派一支部隊護送我們。”孟坤滿口答應:“你儘管放心,雲南我們經常去,與李定國將軍曾經並肩戰鬥過。保證把你們小分隊安全送到昆明。”兩人推心置腹地談心,很快成為知己盟友。
天賜留一半弟兄由姜小山帶隊留守永寧宿營地,他帶領大雙、小雙、文婉丫頭和另一半弟兄來到安隆府郊外的關嶺安營紮寨。天賜對孫若英說:“現在已經到你家了,絕世師太囑託我要將你交到親屬身邊的。明天我送你回家吧。”孫若英坦言道:“在安隆所我沒有親人,母親改嫁了,她隨繼父在雲南曲靖駐守。秦王孫可望是父系的遠房親戚,我叫他伯父,只是暫時寄居他家,我還想跟隨你們一起到雲南去找我母親。”天賜回答:“好吧,那你自己先回你伯父家暫住。我們過二天去拜見你伯父時,再到秦王府找你。”
孫若英走後,天賜帶領大雙、小雙、文婉丫頭和兩名武藝高強的兄弟小瞿、小楊住進了安隆所的一家僻靜的客棧裡。天賜和文婉住在大套間,大雙、小雙和小瞿、小楊分住在兩邊的廂房內,負責安全保衛。天賜從客棧老闆那裡打聽到翰林院檢討蔣乾昌和大學士吳貞毓的住所,分別秘密地拜訪了他們。蔣、吳都是天賜在桂林瞿式耜府中認識的忠於永曆帝的朝臣,從他們那裡他了解到永曆帝的現狀,以及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的恩怨由來和構隙本末。蔣乾昌嘆惜道:“永曆是南明的最後一位正統帝王,被洪承疇、吳三桂趕到貴州安隆所這布衣族苗族聚居的一個蠻荒小城裡,仰仗農民軍頭目孫可望的庇護。現在安隆所已經更名為安龍所,雲貴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偏安這邊陲一隅,沒有什麼發展前途。這孫可望野心勃勃,以國主自居,要永曆帝封他為秦王,獨斷專行,操縱朝政,永曆帝成了傀儡。”
天賜說:“聽說孫可望想篡奪永曆皇位,像他義父張獻忠那樣建國稱帝?我看孫可望是敗軍之將,比不上張獻忠,更比朱元璋要差遠了。朱元璋和孫可望兩人雖說都是靠農民起義軍起家,成為手握重兵的軍閥,但是朱元璋能聽取謀士的勸告,‘廣積糧,緩稱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能深謀遠慮,最後成就了統一大業。我看孫可望只是一介武夫,雖然能征善戰,卻胸無大志,軍事上一敗塗地,政治上無德無能,龜縮在雲貴彈丸之地,還想稱王稱霸,割據一方。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有什麼資本建國稱帝?”
蔣乾昌敘說了孫可望稱帝圖謀失敗的經過以及‘四大王’間的情仇恩怨:“孫可望是張獻忠的四個義子之一,另外三個義子是李定國、艾能奇和劉文秀,都改姓張。孫可望善於揣度張獻忠的心思,辦事機靈,深受張獻忠的寵愛,被列為長子。張獻忠在四川鳳凰山兵敗被殺後,他的四個義子自四川經貴州退走雲南,招降原來鎮守雲南的大明黔國公沐天波,佔據了整個雲南。四義子彼此兄弟相稱,恢復本姓,自稱為王:孫可望叫平東王,李定國叫安西王,艾能奇叫定北王,劉文秀叫撫南王。四王並大,各領一軍,不相上下。孫可望想當領袖,讓屬下稱他為帥主,李、艾、劉三弟兄不服。李定國和孫可望曾向永曆帝表示願意同永曆帝聯合抗清,歸順南明政府,遭到永曆帝的拒絕。後來永曆帝被清軍圍攻,放棄肇慶、梧州,倉惶西奔,走投無路,無地容身時,才接受了孫李等四大王的建議,在貴州安隆所投靠了農民軍。”
天賜想知道其中詳情,便刨根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