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背海一戰(第7/9 頁)
,派兵駐防。農漁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房屋和漁船,流離失所,有的被迫遷往內地,有的逃亡海外。沒有了民眾的支援,也就失去了抗清義軍賴以生存的土壤,看來我們很快會失去沿海抗清根據地。唯一的出路是去收復臺灣,甚至流亡海外,繼續堅持抗清鬥爭。”羅成說:“鄭成功攻打臺灣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荷蘭侵略軍有洋槍洋炮,還有堅固的城堡,看來是一場硬戰。我們的先遣艦隊至今沒有訊息,是否應該派遣後援艦隊到臺灣去增援他們。就怕我們的水師很難融入到鄭家軍的行列中去。”
天賜說:“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我估計最難攻取的是荷蘭殖民軍的老巢赤嵌城。我們可以跟他們進行巷道戰,還可以去攻取比較薄弱的臺南縣或臺北縣、基隆港。我都想到了,我們只是幫助鄭軍攻城,並不想長期駐守臺灣,所以跟他們不會有根本的利益衝突。等到臺灣光復了,我們就遠航西洋,在海外繼續開展抗清鬥爭。”弟兄們齊聲說:“哪怕天涯海角,赴湯蹈火,困守荒島,我們也跟隨你!”天賜帶領弟兄共同誓願:“天涯海角任馳騁,抗清復明志不移。矢志不渝!”
天賜取出文房四寶,當場揮毫寫了一首七言律詩《清源戰歌》:
旌旗戎馬漸次過, 受挫依然唱戰歌。
雖敗不肯輸骨氣, 退守海疆又奈何?
百艘戰艦斬碧波, 千餘義師戰坎坷。
揚帆遠航西洋去, 笑看人間勝景多。
正在這時,王虎派遣海上交通員劉海來報告攻打赤嵌城的軍情:“鄭成功的將士本來不願意跟隨他去臺灣,現在出師不利,困守澎湖內嶼,又鬧糧荒,士氣低落,出現了許多逃兵。我們因為帶有足夠的軍糧、軍械和藥品,所以底氣十足,精神百倍。鄭成功眼看糧食供應難以為繼,軍心不穩,不顧風向不順,將士反對,三十日晚上傳令全體水師向臺灣進發。夜裡東北風夾著大雨刮個不停,王虎率領我們三百水師三十餘艘艦艇充當急先鋒,頂風破浪,奮勇當先,駛向臺南赤嵌城。行駛到三更天,想不到天公作美,雨歇雲散,突然轉了風向。我們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初一凌晨就抵達臺南外沙線。”張勇拍手叫好:“真是老天有眼,活該荷蘭紅毛鬼子倒黴!後來又怎麼樣了?”
劉海說:“臺南有二個航道,大員灣入口處有一條寬闊的南航道,稱為大港,大船舶可以自由出入,荷蘭紅毛鬼子用重炮控制著,很難從那裡入港。北航道在兩座山崖之間,航道窄小,兩山對峙,天然險阻,形如鹿耳,人稱鹿耳門,漲潮時小船可以通航,由於山崖上沙石沖積,淤塞嚴重。荷蘭紅毛鬼子已經用破船沉沒堵塞了航道,所以沒有兵力設防。我們與荷蘭商人做生意時發現,由於山洪和潮水的沖刷,鹿耳門仍有一條暗道可以通航。為了逃避荷蘭官方苛刻的關稅,等到夜裡漲潮時,從鹿耳門航道偷渡入港,登陸後可以直達普羅文舍堡。這次我們攻打赤嵌城就是乘著大潮從這條航道進去的,一夜之間,上百艘艦艇悄無聲息地進了航道,迅速切斷了普羅文舍堡與熱蘭遮堡的聯絡。荷蘭人稱赤嵌城為熱蘭遮堡。等到鄭成功的船隊全部到齊後,二萬五千大軍悄悄地登陸禾寮港。鄭成功在赤嵌城下安營紮寨,準備與荷蘭殖民軍決一死戰。荷蘭紅毛鬼子做夢也沒有想到南明鄭成功水師能夠不費一槍一彈,兵臨赤嵌城下!清晨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守臺灣的殖民軍頭子揆一站在赤嵌城的城樓上用望遠鏡發現鄭成功的水師竟然渡過鹿耳門天險,驚恐萬狀,大呼鄭成功率領神兵天將,從天而降了!”張勇和弟兄們激動的說:“幹得漂亮!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羅成說:“荷蘭殖民軍在臺灣能有多少軍隊?頂多也就一、二千人。他們靠的是洋槍洋炮和快速夾板艦艇取勝。據說順治九年,臺灣郭懷一率領漢族和高山族農民起義,奮勇反抗荷蘭殖民地的殘暴統治,當時荷蘭殖民軍只有二、三百人,他們憑藉手中的毛瑟槍殘暴鎮壓了郭懷一帶領的七、八千農民起義軍,大抵上是以一擋二十五的比例。荷蘭紅毛鬼子吹噓,對付臺灣民兵只要掃射三排子彈,擊毖幾個衝鋒在前的民兵,後邊大批民兵就會亂成一團,潰不成軍,以後聞到火藥味就會束手待斃,不戰而敗。”
劉海說:“荷蘭殖民軍在北線尾只有一個班兵力,一個班長帶領六名兵士。在赤嵌城內也只有四十名全副武裝的軍人和一千一百名荷蘭人,這是陸軍的兵力。荷蘭海軍的所有艦艇都分派到臺灣各地去了,在赤嵌城僅有赫克託號和斯格拉弗蘭號二艘巨型夾板戰艦,還有一艘小帆船白露號和一艘快艇馬利亞號。”
天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