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2 頁)
在羊奶中煮了一番,果然羶味淡了很多,再用茉莉花煮過,羶味便很淡很淡了,以羊奶和熱水1:1的濃度調好泡澡水,在水中滴入茉莉花精油,取了些陰乾的花瓣丟在裡面,先在清水中洗過一遍,用豬油皂把身上的油汙洗去,然後再去羊奶浴盆中浸泡,嬤嬤操心,丫鬟做事,她只需要享受就行,果然當小姐就是好命啊。 只是豬油皂的味道她不喜歡,想動手做冷法手工皂,卻怕家人起疑,反常必為妖,想想,還是等婚後再說,沒有熟悉的家人,她動作起來也方便。 泡羊奶浴時,也把頭髮直接浸在裡面,泡過羊奶的頭髮黑亮順直,比護髮素效果還好,她面板本就白皙水嫩,堅持泡了月餘額,越發瑩潤、柔膩,用清水潔淨,塗上花蜜膏,香噴噴的,連自己都愛不釋手。 就這樣迎來了大婚之日,因著是皇上欽賜側福晉,所以排場還是要的,只要不越過嫡福晉,不像娶格格,一頂小轎子抬進門就算了,還是從後門。 清朝旗人重古禮,迎娶新娘在夜間,遵循《士昏六禮》“以昏為期”的規定,迎親儀仗比較特殊,雖然也預備儀仗隊樂隊,卻是設而不作,並不發出響動,由於迎娶在晚間,儀仗執事以貼喜字牛角燈為主,隆重程度由使用數量上表現。有品級的官員不得過六對,無品級的官員平民不得過四對,皇子大婚要多些。 而白日則是女方這邊去送嫁妝,稱之為亮妝,嫁妝以抬論,一份是六十四抬,稱為全堂,半份三十二抬,又稱半堂,欄杆桌下穿一木槓,兩人一抬,桌上綁上所送物品。一件一抬,譬如全堂傢俱,桌椅箱櫃等,小件的二人一抬,大件的四人或八人一抬。 喜寶是側,明面上的嫁妝是半堂,只這麼一個嫡女,又是嫁入皇家,暗地裡,佐領和福晉把自己的私房掏出不少來給她做貼己,幾位嫂嫂也是出了不少好貨給她填妝,這麼一算,她倒是個小富婆了,不過阿瑪雖是上三旗,但只是四品武官,只怕她這一嫁,家裡怕是要節衣縮食好些時日了,她也不是冷情之人,看得出,阿瑪額娘是真心疼她,生怕她在皇家受了委屈,一切都為她考量,這麼一想,心裡是真難過了,眼圈紅紅的,眼淚也簌簌落下。 惹的福晉也跟著慟哭起來,都說寧為富家妻,不做皇子妃,皇家哪有真感情啊,這側福晉說到底也是個妾,嫁過去就是任人揉搓捏扁的,一時間,悲悲慼慼好不傷感。 “時辰要到了,梅香、錦繡,趕緊過來幫姐兒重新上妝,”瓜爾佳氏用絹帕拭淚,吩咐道。 “額娘,不用了,這妝沒大花,只稍微補補就好,”喜寶說著,坐到梳妝檯前,自己補起妝來,知道古代有哭嫁的習俗,所以方才只作淡妝素抹,這會擦去眼淚,使梅香取來玫瑰露,滴了一滴在收集做泡茶用的雪水中,稀釋後拍在臉上做爽膚水用,然後撲粉上胭脂,剛才上妝前做了羊奶面膜,所以肌膚很是滋潤、爽滑,著上濃妝也是很自然,最後,用眼線筆在眼睛上勾勒一番,刷上兩色胭脂粉做眼影。 說到胭脂,勢必要著重提一下梅香那丫頭,她家是鑲黃旗旗下包衣,清沒入關之前,家裡世代都是做胭脂匠人的,清入關被劃分包衣奴才後就幹起了伺候人的活計,但祖傳的手藝和古籍還是珍藏的,不當值時就淘制胭脂賣給外面的鋪子,賺些家用,也會淘些上好的胭脂送給主子,討些獎賞,她調製的胭脂顏色鮮豔,香味清甜,很是得主子們的喜愛,前身也是個歡喜調胭弄粉鑽研漢人古籍的,常常拉著梅香一起研究、調製,除了外用的,還喜歡調些內服的露啊、膏啊,之前用的玫瑰精油和珍珠雪蛤膏,就是她調製出來的,難怪她將兩者調和做面霜用時,沒人覺得詫異。 這眼線筆就是梅香在得了她的啟示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幾經試驗研製出來的,在眉筆的基礎上,混入了滋養睫毛和清目的藥粉做成的,觸感光滑,質地細膩,色澤持久,不易脫妝,絕對純手工、純天然,古人的智慧果然是不可小覷的! 她知道自己眼睛生的好,現代時哥哥姐姐們總說她這雙眼睛就是手藝再好的醫生也整不來的,只是本尊年齡尚小,還尚顯稚嫩,未達到那一眼讓人魂銷骨軟的魅力,不過,外表的嫵媚是可用化妝來修飾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