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說大明沒有大捷的(第2/3 頁)
意思有些說不過去。
宋統殷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啥靠譜的辦法。
最後也只能是繼續加固城防,尤其是城牆必須加固,其次則是繼續徵召青壯,訓練部隊,再就是向兵部侍郎劉宇烈求援了。
宋統殷在求援書信上直言,乾賊五萬餘人南下,單憑安東兩萬餘官兵,怕是難以為繼,還望侍郎大人施以援手,再增派援兵三萬前來,如此方有租阻賊以安東之下,斷絕乾賊南下之路,保南直隸百姓之周全。
三萬援兵?
不可能的,宋統殷也知道,但是他想著。
這求援不說的嚴重一些,侍郎大人就看不到問題的嚴重性,自己說的誇張一些,到時候總督大人多多少少總該會派遣援兵來的,沒有三萬,來一萬也好啊!
甚至只是來個三五千人也好啊,總是總比沒有援兵強!
到時候大王也可以多收點刀子。
除了這些軍事上的準備外,宋統殷也是在安東城內囤積大量的軍械以及糧草,而且還是把安東城外的黔江佈置了足足三道的鐵索,以封鎖江面,免的偽乾賊軍繞過安東繼續東進。
他心裡很清楚,這玩意壓根就擋不住大乾,最後自己準備的一切物資,都是大乾的。
不過他能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這安東的美味,最後大王能吃多少,就得看救民軍了。
偽乾賊軍南下了,宋統殷“備戰”的時候,民間卻是一片人心惶惶,不僅僅是安東,就算是淮安府城都是如此!
在偽乾賊軍剛南下的時候,就已經造成了淮安府諸多地方的恐慌,比如說海州,實際上在被偽乾賊軍圍困之前,原先在城內計程車紳大戶們都已經是逃走了不少。
後續偽乾賊軍繼續南下金城,尤其是在李家碼頭把宋統殷的大軍擊潰的時候,更是把隔壁鳳陽府、揚州府的人也是給嚇了個半死,不少人實際上都已經是逃走了。
不過後頭偽乾賊軍在金城兜了一圈後就是回海州去了,這才是讓眾多人放下心來,然後開始期待著上頭的大人們組織大軍鎮壓那些該死的偽乾賊,不少開始走了的人又是回到了城市裡。
但是現在也才沒多久呢,又是聽聞偽乾賊軍大舉南下,而且一來就是五萬多人,這可是嚇壞了他們。
安東城內乃至後方的淮安府城,都是因為偽乾賊軍主力南下而人心惶惶,不少士紳都是開始逃離安東,甚至連淮安府城都是不敢呆了。
哪怕是最後偽乾賊軍打不下安東,打不下淮安府城,但是到時候戰事一起,他們這些普通人總是會遭受戰爭的禍害的。
別的不說,萬一淮安府城要是被偽乾賊軍圍城了,這一兩個月沒事,但是要是被圍上了半年甚至更久,城內的軍民吃什麼去啊?
到時候不是被餓死就是易子而食了。
他們可不想承擔這樣的風險,所以基本上稍微有點想法的人都是開始攜家帶口離開淮安府城,準備先到鄉下,或者乾脆去金陵那邊躲避戰火。
當然了,能夠逃離淮安府城、躲避戰火的基本都是士紳和商人們,普通老百姓可走不了,他們的根就在這裡,根本是無處可逃。
後方民眾們的恐慌,也算是間接見證了淮安府的官軍對偽乾賊軍的無能為力,如果說淮安府這邊的官軍能夠有效遏制,乃至鎮壓偽乾賊軍的話,這些士紳大戶們那裡會如此驚慌啊,肯定是一邊喝著酒,聽著小曲笑談偽乾賊軍的八卦。
然而如今,稍微知道局勢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別說淮安府了,哪怕是整個南直隸的力量,這能不能鎮壓下偽乾賊軍都是兩說。
一旦鎮壓不住,守不住安東、淮安府城的話,那麼後續整個淮安府都將會落入賊軍之手。
這種可能性,自然是會引起民眾的恐慌,引起官場的震動,引起京師的震動!
是的,沒錯!
當楚行率軍離開海州南下的時候,京師裡的大人們以及崇禎皇帝也是相繼知道了淮安府官軍在金城慘敗,海州淪陷的訊息。
本來按照明王朝的驛站傳遞速度,京師裡的大人們應該很快就知道了,但是這打了敗仗後,自然是不會第一時間就不明不白的飛馬傳報,至少要確定訊息的真假,然後再詳細的斟酌一番摺子該怎麼寫,然後才是向上傳遞,這個過程裡自然是有著眾多需要詳細斟酌考慮的地方,不是說打了敗仗就是慌慌張張的向上傳遞訊息了,那樣成何體統,還有沒有一點政治覺悟。
尤其是兵部侍郎劉宇烈剛把金城慘敗的摺子寫好,然後底下十幾個幕僚們一起潤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