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說大明沒有大捷的(第1/3 頁)
這段時間,宋統殷一直沒閒著。
他在深思,自己除了幫助大乾割稻子之外,是不是還可以為大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他想到了大乾缺什麼。
在經過了良久的思考之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大乾之所以可以多次擊敗朝廷兵馬,是因為火器。
而大乾眼下最缺乏的恰恰也是火器。
要想繼續壯大大乾,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就必須想辦法給大乾提供更多的火器。
可是火器這東西,不是大乾短時間內可以造的出來的。
所以宋統殷想到了一個法子。
他可以想辦法制造火器,然後想辦法送給大乾!
大明舉國之力製造火器,總比大乾製造的快吧?
而且大明製造的火器,次品率很高,在戰場上還很難實現多大價值,到時候一股腦讓大乾得出,在篩選一番,肯定可以勉強使用啊!
這也算是曲線救國了啊!
宋統殷開動小腦瓜之後,立刻便開始查閱資料,巡視府庫。
這一看,還別說,大明其實是有大量火器的。
而經過跟將領們商討之後,得出來的結論是,其實大明並不缺乏火器,北邊兒的邊軍,一水兒的火器,而沿海的水師,也大規模的裝備著火炮。
甚至大乾自詡厲害的不行的重炮,大明也有。
不過質量就極其堪憂了,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
甚至很多將領都很嚴肅的告訴宋統殷:大人,火器這東西吧,咱們就別想了,這玩意風險係數太高,容易搞死我們自己。
不過宋統殷肯定是不會死心的,他知道大乾的很多火槍,是江浙的工匠代工的。
所以便想辦法搞到了幾隻,讓手底下的工匠模仿仿製。
大乾的兄弟們都在為了大乾的事業增磚加瓦,我宋統殷沒有道理不幫著大王生產火器啊!
而且宋統殷還聽說了,那些西洋鬼是有火器的,而且威力還不錯。
當初在山東站場,他們仗著那些西洋產的火器跟大王打的有來有回。
自己一時間造不了多少送給大王,可以找洋人買一批麼!
只要自己有心,終究是能夠找到為大乾效力的機會的麼。
為此,他前幾天已經是寫了一封詳細的摺子送到了兵部侍郎劉宇烈那邊,希望官軍也是仿製偽乾賊軍的火槍甚至是火炮。
而且兵部侍郎劉宇烈對此也是表示很重視,派遣了工匠。
雖然前頭劉宇烈把宋統殷狠狠的罵了一頓,但是劉宇烈還是有著身為兵部侍郎的氣度,在給朝廷的奏摺上還是儘可能的為宋統殷開脫了責任。
要不然的話,這會朝廷罷官甚至押送宋統殷進京候審的欽差都已經在路上了。
據傳劉宇烈已經是把偽乾賊軍的火槍樣本火速送到工匠手中,讓工匠們進行仿製。
不過時間還比較短暫,而且這火槍想要進行仿製雖然說不難,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生產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這個時候,楚行還不知道,宋統殷已經自作主張的替大乾生產火槍。
如果知道了,肯定得將宋統殷叫過來,痛罵一頓。
這玩意玩好了,對大乾來說是如虎添翼。
玩不好,就是大乾的噩夢。
大乾王師比明王朝的強的地方不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火器優勢了,如果說明王朝大規模仿製生產火槍並裝備的話,這火槍所帶來的優勢就會迅速消失。
而且火槍既然能夠仿製,這火炮同樣也是能夠仿製的。
沒辦法,大乾王朝裝備的火槍以及火炮,其實也沒多少技術含量,大乾王朝的工匠能夠造,明王朝的工匠們自然也是能夠造的。
其實明朝的武器一點都不落後,甚至在世界上處於先進水平,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只是大明沒有錢去真心實意搞生產。
就拿孫元化來說,他造的火炮,可是將女真人炸得夠慘的。
如果舉國之力搞火器,對大乾來說,確實是個麻煩事。
畢竟大明之中也不都是昏庸之輩,萬一有幾個明白人,看出了宋統殷的破綻,而良好的火槍又在大明蔓延,那可能真的是相當麻煩的。
不過仿製偽乾賊軍的火槍和火炮,乃至呼叫邊軍以及水師的佛郎機炮,那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宋統殷自己琢磨,數萬大乾救民軍已經南下,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安東城下了,自己一點都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