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淮安城下(第2/3 頁)
軍只有六萬人出頭!
六萬正規軍和兩萬青壯,這說起來總體的兵力跟餘大成上一次組織的侯世祿和孫元化發動的對大乾的戰事差不太多。
只不過當時侯世祿和孫元化選擇兵分兩路,各帶領幾萬兵馬跟大乾交鋒,而劉宇烈則將手頭的兵力一股腦的都安排了淮安府城。
他們這種操作有一個極大的優點,那就是儘可能的保證自己的安全,不至於輕易被大乾擊敗。
但是也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一旦楚行拿下他們防禦的城池,這片城池所代表的區域,就會出現真空,再次出現一瀉千里的情況。
這一次,他們統帥的兵馬,其中有三萬多人是宋統殷這個知府大人,從安東和鹽城帶回來的,算是淮安府整體的精華力量,剩下的部分兵馬乃是淮安府城本身的守軍以及宋統殷募集的募兵,再剩下的則是兵部侍郎劉宇烈從南直隸調來的兵馬,由副總兵趙武奇率領。
而趙武奇所率領的兩萬客軍之中,有六千人乃是從南直隸各地招募而來,重新訓練計程車兵,其統帥其在家賦閒多年,被劉宇烈哀求著出山的文官孫傳庭,現在的官職是揚州兵備道。
當楚行率領了四萬多人的主力部隊抵達淮安府城城下,劉宇烈第一時間就是帶著一群明軍文武高階官員登上了西城門的城門樓。
淮安府城城的城牆本來就有七米多高,而城門樓比城牆更高,站在距離地面足足有十多米高的城門樓頂往下看的時候,他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城外密密麻麻的偽乾賊軍。
為了防止被明軍水師襲擊,楚行早早就率領部隊下船,然後從陸路走到淮安府城成年,此時船隊早已經返回,開始執行後勤運輸任務。
劉宇烈看著城下的偽乾賊軍們不緊不忙的開始修築營地,一邊是皺著眉頭一邊問旁人道:“那些穿著怪模怪樣的就是偽乾真賊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指著城外的一支偽乾賊軍道,而被他所指著的那支部隊,正是第一甲等野戰旅!
旁邊的宋統殷當即道:“不錯,那些穿著藍色軍裝的就是偽乾真賊了,那些穿著和我們的將士一樣的乃是投賊的叛軍!”
劉宇烈這一看,眉頭皺的更緊了!
為什麼,因為他看到城外穿著藍衣軍裝的真賊頂多也就一半,但是那些穿著明軍軍服的叛軍卻是有半數之多。
這說明了什麼,這是說明了有眾多官兵投賊了!
“等把偽乾賊軍剿滅了,這些投賊的叛徒必須要嚴肅處理,不管是投賊的將領還是士卒,都通通要嚴肅處理,不把他們抄家滅族,怎麼威懾後來者!”劉宇烈對城外那些叛軍的痛恨,更甚於對賊軍的痛恨。
基於東方的傳統思維,叛徒,尤其是投靠敵人的叛徒,那是被人所不齒的。
有時候,叛徒甚至比敵人更讓人憎恨!
聽到劉宇烈這麼說,旁邊的不少人都是臉色有些尷尬!
他們大多都是淮安府這邊的將領,而城外的很多叛軍早先可都是他們的部下呢,甚至不少投賊的將領還是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這抄家滅族,你劉宇烈難道是想要把我們也給滅了?
沒辦法,隨著偽乾賊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佔領的地方越來越多,這擊敗的明軍也是越來越多,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會出現的明軍甚至官員投降。
以前偽乾賊軍窩在大山裡的話,那些明軍和官員對於投降還是相當相當的排斥的,哪怕是低階官員都是不願意投降的。
但是隨著偽乾賊軍盤踞兩省,擁兵十萬後,其實很多人都已經是改變了想法,雖然說依舊還沒有高階將領和文官會投降,但是不少千戶左右的中級將領在局勢不妙的時候,已經是會把投降作為第一選項了。
哪怕是衛指揮使,衛指揮僉事這些高階將領在被俘虜了後,雖然不會主動投賊,但是大多也是不會繼續抵抗,而是會乖乖的當一個戰俘。
即便是骨頭更硬的文官,現在已經是開始出現了縣令甚至知府這種級別的官員投降了!
大乾王師橫掃山東、淮安府中西部、鳳陽府東部的時候,攻克了這麼多的州縣,總是會出現那麼一兩個文官投降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敢於自殺的,在跑不了,哪怕是跑了也會被朝廷砍頭的情況下,投賊上也不是什麼無法接受的事了。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大乾王朝已經是累積接受了兩位明王朝的知府,若干縣令的投誠了。
對於這些投誠的明王朝中高階官員,大乾王朝自然是非常的優待,畢竟他們的投誠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