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九龍大哥左懋第(第2/3 頁)
。”
武桂?烏龜?
這李大虎老家的鄉親們,起名字有些兒戲啊!
這種念頭只是在心裡一閃,楚行便打量起眼前的青年千戶來。
那武桂朝楚行行了一個明式軍禮道:“末將武桂見到大王。”
“興,快坐下吃飯。”楚行笑著拉著兩個人入座,絲毫沒有架子。
武桂並未落座,而是對楚行再拜道:“求大王發兵,將萊陽以及大嵩衛的亂子給平了。”
“萊陽和大嵩衛怎麼了?”楚行一臉驚訝的說道。
萊陽和大嵩衛毗鄰萊州府不遠,靠近大海,是登州府對抗倭寇的核心力量。
不過因為靠海,土地貧瘠,以山地為主,民眾窮困到了極點。
孫元化斬殺大嵩衛指揮使這件事情,影響非常不好,在潰兵四散之後,有一部分人回到了大嵩衛,將當時戰場的情況說了一下,可把將士們氣壞了。
不過剩下的將士,也沒有辦法給他們的指揮使報仇,因為孫元化在名義上,已經為大明殉國了。
至於楚行對外宣傳的孔有德等人有反心,大家都認為是離間之計,根本就不往心裡面放。
不過答應孫元化的事情,楚行已經做了,至於朝廷信不信便是朝廷的事情了。
如今楚行一門心思,吸收萊州府,使得萊州府整體快速在大戰重建,重新建立穩定的秩序。
可登州府不一樣,登州府因為核心力量孫元化已經被消滅了。
至於那剩下的兩萬大軍處於一種群龍無首的狀態。
而且因為事情發生的急切,登州府也沒有新的巡撫,所以現在更加困亂。
因為登州府發生了類似於京師一帶的情況,那就是潰兵找不到領導,然後直接潰散到各地作亂。
大嵩衛、萊陽附近的富戶、村民被搶劫屠殺一空。
楚行忙著做萊州府的工作,自然沒有時間和心思去管毗鄰的登州府,但是他也沒有想到,登州府的官員,自己也不管混亂的登州府。
武桂雖然也是衛所的兵丁,但是屬於正直的那種,因為不願意跟大嵩衛的那一幫人同流合汙,被髮配到了大山所。
因為兵丁稀缺,躲過了戰場的劫難,卻沒想到遭遇到了昔日袍澤遞過來的刀子。
“大王,”武桂唉聲道:“亂兵無情無義,虐殺百姓無數,這樣下去,登州府生靈塗炭,會千里無人煙的。”
“登州府的官員都不管嗎?”楚行詢問。
登州府武備鬆弛,孫元化巡撫抵達登州之後,雖說整飭了武備,但是到了萊州府一戰,將士們損失殆盡。
而剩下的兵士,也都原形畢露,根本不聽朝廷號令。
尤其是孔有德之流,根本不拿山東人當人看,四處劫掠殺人,還挖萬人坑,將活人活活的埋了。
“原來如此!”楚行立即明白了過來。
這是孫元化倒了之後,孔有德等人失去了控制,直接造反了。
可是當地的官員又不敢向朝廷彙報此事,而且彙報了,朝廷也沒有能力處理。
武桂繼續說道:“好不容易熬走了孫元化,又來了個董大成,他們放出風來,讓我們萊陽以及附近的村民,準備五千石糧食,一百名未出閣的少女,不然就要血洗我們萊陽一帶,我們派人過去交涉,他們不僅不聽勸告,反而直接將使者屠殺殆盡,懸掛在營前。”
李大虎在一旁補充說道:“有一支白蓮教的教眾,喚作董大成,收攏亂兵,攻擊萊陽城,有一名叫做左懋第的書生組織鄉勇禦敵,雖然勉強保住了萊陽縣,但是自身也為火炮炸傷,奄奄一息,他便委託武桂來咱們大乾尋求幫助。”
楚行聞言,驚訝道:“可是學富五車二酉,文追東洛西京的左懋第?”
楚行並不知道,左懋第在後世,因為寧死不屈,被人尊稱為明末文天祥。
但是其才華,早就為楚行知曉。
不僅僅是因為其家族在登州擁有莫大的影響力,更是因為左懋第才華橫溢,文采出眾,為世人所知,號稱九龍之首。
武桂拱手道:“正是此人。”
楚行笑道:“我也是反賊,左先生乃是大明正統的讀書人,他怎麼想起來請我,不怕我汙了他的名聲嗎?”
武桂恭敬道:“左先生說,他與您雖然分屬陣營不同,但亦頗敬佩大王所作所為,稱您是千古難遇之大賢,此次將萊陽奉上,您肯定不會虧待百姓,至於他自己的清名,他說自古君子如美玉,像是大王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