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1 頁)
要是以往,她早就歡天喜地的買下午茶回來犒賞自個兒了,可今天她卻有些懨懨的,坐回位子上就開始出神。金玲探頭過來伏在她肩上,&ldo;這是怎麼了?心不在焉的。老汪跟你說什麼了,他不是應該表揚你的麼?你那專欄反響多好啊,寫的棒,欄目名字也取的好‐‐警言警禹,嘖嘖~是你那位姜禹姜警官吧?陶子你可真行,不聲不響的,愛情事業雙豐收啊!&rdo;她說了這麼多,陶然彷彿根本就沒聽進去,隔了好半晌才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ldo;金玲,你說要是不小心做錯了事,該怎麼補救啊?&rdo;&ldo;那要看你做錯了什麼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啊!不過不是有句話叫&lso;知錯能改,善莫大焉&rso;麼?&rdo;金玲不解,難道她工作上出了岔子,領導剛剛叫她進去不是表揚而是批評?陶然低頭看著手中握著的筆,有些難過,&ldo;就是……我不小心把人家的東西給弄丟了,是很珍貴的東西,不能再生也買不到的。&rdo;金玲鬆了口氣,&ldo;嗐,我還以為什麼事兒呢!只要不是工作上的紕漏就好辦。什麼東西都有個價,無價的往往是因為有特殊意義。你既然弄丟了,就好好給人家賠個不是,態度要誠懇;如果可能的話,找個近似的東西還給他,把遺憾縮減到最小程度唄!你要真是無心的,我相信對方會原諒的。關鍵是態度啊,態度決定一切!&rdo;是無心的嗎?陶然仔細回憶,當初跟著帶教的老師趕現場、搶新聞,憑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也有小女孩的虛榮和驕傲,希望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掃黑的專案是個契機,做的好,小小螺絲釘也可以大放異彩。那鏡頭的確是她去趕報道的時候拍下的,後來才知道那個穿淺色襯衫束長馬尾的女孩是關鍵證人,為了她的人身安全著想,是絕對不應該曝光報道的。她從檢察官那裡核實了情形之後,跟帶教的老師提過要刪減這個片段,因為後期的剪輯都是由電視臺老師自己做的,不經她的手。可她沒想到電視臺為了博眼球做獨家,不僅沒有剪掉那個鏡頭,反而打著擦邊球暗示蘇苡就是關鍵證人,把普通女孩塑造成大義凜然的高大形象。大概他們是覺得案子已經理清了脈絡進入審理的最後階段了,段氏再囂張也掀不起什麼驚濤駭浪來。隔行如隔山,案件內部的錯綜複雜只有警方和檢方清楚,甚至連他們都小瞧了段家的狠辣決絕。聽聞蘇苡出事失蹤,陶然都嚇傻了,綁票撕票之類的字眼不是隻有在電視電影裡才有的嗎?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邊?她意識到電視臺的報道出了問題,想去找帶教的老師和領導理論,可責任人已經引咎辭職了,內部也下了死命令不許再提,就把這件事給壓了下去。這不是她想要的結果。她卯足了勁去做採訪報道,為的是看正義得到伸張,而不是汲汲營營之後傷害無辜的人和無辜的家庭。人性自有冷漠自私的一面,她從小就有體會,可是直到大學臨近畢業的這一刻,才真正感覺到那種失望的情緒。她有機會留在電視臺工作的,可最後還是選擇離開。她以為換個環境就會忘了這件事,可事實證明,世上最難的事就是遺忘。所以他才會在姜禹一講到女友失蹤的剎那就聯想到當初自己犯下的錯,而那麼巧,他失蹤的女友真的就是蘇苡。她是無心的,可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難怪姜禹那麼反感媒體記者了,陶然苦澀的笑,兩人初見時她心中產生的疑問如今已經找到了答案。她能補償給姜禹什麼呢?還給他一份感情、一個愛人嗎?她可以像蘇苡那樣愛慕他照顧他嗎?要有多近似,才能讓他認可?他連蘇苡的孿生姐姐都不願意接受,又願意接受她所給予的一切嗎?陶然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卻阻止不了這樣的念頭無限制地膨脹。她想打電話給姜禹,電話裡聊聊也好,約出來見個面也好,可每次拿起電話撥號,她都沒法按下那個呼叫鍵。他要是知道她就是害蘇苡失蹤的罪魁禍首,再也不會理她了吧?不要說合作專欄,大概她想見他一面都不可能了。他們才認識多久?她竟然已經不願接受完全失去他的可能性。這就是動心的感覺嗎?她又往派出所跑,大夥兒現在看到她已經很自然地把她當作自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