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妙、妙之……”
宋微最開始一聽見妙之兩個字就額角抽筋,後來被叫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時隔多日,物是人非,冷不防被薛三這麼叫一聲,剎那間千山萬水百感交集,追本溯源往事歷歷,悚然想起了這兩個字最初的來處。
曾經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為什麼……都一去不復返了呢?
還沒來得及多哀悼片刻,就聽薛璄道:“妙之,你孃親、麥老闆、穆家,還有蕃坊眾人和我自己,有些禮物給你。聽說你做了太子,又要成親,大夥兒紛紛去府尹處問訊息。府尹大人說太子剛剛即位,又是新近大婚,事務繁多,嚴禁無關人等打擾。最後把東西都檢視過,叫我一併捎來。路上日夜兼程,誰想還是沒能趕上你的大婚典禮……”
宋微聽說有禮物,問:“東西在哪呢?”
薛璄尚未抒完情,被他打斷,只得道:“就在院子裡。”
宋微抬腿邁步:“走,瞧瞧去。”
來到院中一看,嚯,滿滿幾大車,整一個車隊。李易正指揮僕役們往下卸貨,看樣子,得再騰出幾個庫房才能裝下。各種蕃貨舶來品,金銀珠玉就不說了,居然還有成套的沉香木胡床,大到一人高的波斯鏡面,幾丈見方的回紇細羊毛毯。都不知道這一路怎麼運過來的。
宋微由衷嘆道:“三郎,你辛苦了。”
薛璄道:“有穆家商行的夥計沿途幫手,不費什麼事。你孃親說,你做了太子,又成了親,人情應酬想必不少,不能沒點家底。叫你不用省,缺錢了就捎信回去。”
宋微心中溫暖,又覺哭笑不得。在孃親和蕃坊眾人眼裡,莫非做太子,相當於皇室男公關?這也太招搖了,得趕緊捎信,讓他們悠著點。
正想著,就聽薛璄道:“原本打算請求府尹大人多派些城戍軍士卒幫忙護送,但是大人說太過招搖,萬一叫人誤傳太子斂財,或者蕃坊私貢,那就糟了。故此還是跟著穆家跑貨的商隊一起走,要不還能再快點。”
宋微對西都府尹還有印象。這一世剛剛清醒那會兒,惹了一身風流官司,曾被府尹召去對質。最後官司沒贏也沒輸,美人成別人的了,換得一筆醫藥費。回頭再看,當初這案子判得相當之有意思。此刻聽罷薛三一席話,不由得暗中點頭。這西都府尹腦子甚是靈光,立場站得又快又穩,是個人才。只不知府尹大人心中,今日新晉之太子,與昔日打架滋事的流氓小混混,對上號了沒有。
東西實在太多,宋微看得一陣,丟給李易處理,還跟薛三回書房說話。他鬱悶太久,陡然來一個能陪著胡天胡地瞎扯的,興致格外好。叫人擺出點心果品,拎出幾瓶好酒,邊喝邊聊。
他懶得多說自己這邊的事,每逢薛璄發問,沒兩句就不著痕跡拐回去,專問西都故人情狀。他最怕的,是薛三追問為何偏娶憲侯女兒,哪知人家關注點完全不在這上。或者在薛三公子眼裡,立憲侯的女兒做太子妃,恰是審時度勢多面俱贏最佳選擇,根本不需要感到奇怪。
改立太子並賜婚,在八月二十四。皇帝詔書頒下,傳往四境,快馬到西都,十天即可。當初六皇子認祖歸宗,就已經在西都引發轟動掀起熱潮。這回六皇子被立為太子,且賜婚憲侯嫡長女的訊息一出,西都從上到下,無不與有榮焉。
薛璄本打算新婚一月後,再拜別父母,攜妻子歸京。聽得此訊,哪裡還坐得住。收拾行裝就要啟程,趕著參加新太子的婚典。奈何宋曼姬如何肯輕易放他走,說什麼也要等蕃坊眾人備妥禮物。再加上東西太多,路上走不快,好不容易九月二十六晚城門關閉前進了城,婚典卻是無論如何趕不上了。
已經錯過婚典,薛三公子覺得新婚第二天就打攪太子未免太不合適,索性抽空去拜訪了姚四爺。知道太子僅有三天婚假,便掐著第三天來了。
“妙之,你可不知道,本來你孃親和麥老闆從京裡回去,波斯酒肆就擠破頭。等你當太子的訊息傳出,麥老闆宣佈酒水整一個月半價,門口那隊伍排的,每日裡開門不到半個時辰,什麼酒都賣空了。蕃坊的生意自然好上加好,你住的那條巷子,天天的人山人海,煮湯餑餑的老太婆一天賣出上千碗吶你信不信?比我月俸還掙得多,真是沒天理!”
宋微哈哈大樂:“你要也跟太子做過二十年街坊鄰居,自然也掙這個數。”
薛三道:“說起街坊鄰居,自從你封了王,府尹大人就派了幾個士卒看守你那空屋子,尋常人不得進去。聽說你成太子了,多少人一趟兩趟圍著那屋子打轉,就想看個究竟,順便沾點福氣。你那些左鄰右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