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頁)
皇帝失笑。很快明白他是什麼意思,想了想,道:“你現在忙不過來,因為你還不熟練。正所謂熟能生巧,慢慢熟練之後,會好很多。”
宋微心說,你兒子我天生就不是這塊料,這都前後反覆幹了幾輪了,還沒法熟能生巧,有什麼辦法。
皇帝見他臉上表情頗不以為然,道:“身為君主,何用事必躬親?你毋需親力親為做好每件事;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宋微抬頭,聽見皇帝說:“選賢舉能,知人善任。”
撇嘴:“道理誰不懂,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是不是?”皇帝慨嘆,“誠然,識人何其難也。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志,終究不過得窺一二。若非爹爹識人不明,當年何至於連累你母親?更不至於二十年才看清老大真面目。小隱,爹爹倒是覺得,你挑人的眼光挺準。你不妨回頭看看,六皇子所結交者,所接納者,是不是盡皆成為助力?假以時日,你這份本事,只會越來越強,大可不必擔心。”
宋微撓頭。好像老爹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但他不覺得那是自己有看人的本事,純屬幾世倒黴換來的經驗教訓、人品運氣。
皇帝接著道:“君主何須識遍文武百官,識得身邊三五重臣即可。眼下正是你識得三五重臣時候。等你識遍三公五侯九卿六部,只要把這些人用好了,行事自當如臂使指,上下莫不制從。”
皇帝溫和地笑笑:“小隱,初擔重任,總要辛苦一陣子。爹爹當年初登大寶,也是你現在這個年紀,豈止沒午覺睡,時常通宵達旦。五七年後,方漸漸得閒。你如今外無邊患,內無動亂,比爹爹當年局面好得多,大概過個三兩年,就能抽出空睡午覺了。”
宋微悲摧地點點頭。睡個午覺,一杆子支到三年後。皇帝這活兒,他孃的是人乾的麼?
難得皇帝清醒,宋微其實有滿肚子問題要問。一時想不起那許多,想起最麻煩的一樁,抱怨:“三位國公,他們總吵架。”
皇帝眯起眼睛:“三公各有立場職責、觀點看法,難免不能一致。於君主而言,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他們肯在你面前吵架,不是壞事。”心裡卻想,太子年輕識淺,那三人即使並非有意,恐怕也免不了言辭放肆,還須私下敲打敲打。
問兒子:“那你怎麼辦?”
“怎麼辦?誰吵贏了聽誰的唄!”
皇帝笑了:“那要是誰也沒吵贏呢?”
宋微道:“誰也沒吵贏,我就哭,說他們趁著爹生病欺負我。”
皇帝愣住,繼而哈哈大笑。直笑得宋微差點臉紅,才道:“這辦法不錯,哈哈,真不錯。”
宋微等皇帝笑夠了,小聲道:“可是爹……我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
皇帝握住兒子的手:“不會的,小隱。不會一直這樣。不必心急,也許過些年,他們誰也吵不過你,甚至根本不敢和你吵了。當然,那也未見得一定是好事。現在這樣,也未見得是壞事。他們要吵,就隨他們吵。你覺得誰有道理,便聽誰的。要是誰都沒道理,你就自己拿主意。”
“這樣……豈不是顯得我很沒用?萬一我自己拿主意拿錯了……豈不是更糟糕?”
“擇其善者而從之,本乃君王第一要務,怎麼能說沒用?君主臣輔,權柄執於你手。你認可誰的意見,這決定終究得你來下。至於你自己拿的主意……”皇帝一笑,“你放心,當真糟糕透頂,必定會有人告訴你。問題只在於,到那時候,你願不願聽、肯不肯信。”
“小隱,相信你自己,也相信你願意相信的人。如此足矣。”
宋微遲疑:“我願意相信誰,真的……就可以相信誰?”
“是。”皇帝直視著他,“爹爹把一切都交給你。這就是你的臣子,你的朝廷,你的江山,你的社稷。你願意相信誰,就可以相信誰。”
見兒子猶自懵懂,皇帝道:“爹爹問你,設若今日有人彈劾明國公,太子大婚前夕,臨時將嫡長孫提為侍中司郎,且安排擔任婚儀首席儐相,以權謀私,別有居心,你信不信?”
宋微咦一聲:“那個催妝詩念得格外好的大高個,是明國公的嫡長孫麼?嗯,酒量似乎也不錯。”
大婚典禮上,宋微無暇注意其他。但首席儐相存在感太強,想無視亦不可能。
“明國公任侍中令,提個侍中司郎,吏部沒意見就行。他家嫡長孫儐相當得挺不錯,完全勝任。再說這位已經內定是爵位繼承人了吧?明國公用這樣的方式先讓我認認臉,也沒什麼不好。”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