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前必須到。”
獨孤銑在後頭笑笑,領著眾人追上去。
中午在途中小歇片刻,吃了點乾糧,繼續疾行。將近黃昏時,抵達京城西郊獅虎山腳下,而青霞觀,就坐落於半山腰上。
獅虎山名字起得威武,實則小巧秀麗。只因那最高的山峰形狀奇特,正看像虎首,側看像獅頭,所處位置又恰是京畿拱衛之地,這名字便叫開了。山上原本就有個小道觀,歷史相當長。太宗遷都之後,皇室篤信玄門,將之擴建翻新,做了皇家道觀。等到明華公主出家,長居此觀,聖眷優容,更是大興土木。
宋微等人來到山下,便見山腰一片金碧輝煌,飛簷畫棟,高低錯落。其時夕陽西下,陽光斜斜照在金色的琉璃瓦上,映襯著背後山坡上的白雪,鎏金爛銀,不啻仙宮瑤臺。
山石俊秀,草木繁密。雖說已是深冬,道旁松柏仍然蒼翠。上山的青石臺階寬闊整潔,顯見有人勤加打掃。道觀再往上就沒人掃雪了,石徑融入山體,無從辨識。也許因為松柏的肅穆與白雪的純潔,襯得皇帝行宮一樣氣派的道觀別有一種超凡脫俗姿態。
宋微欣賞一番,心裡覺得玄青那樣的人也確實該住這樣的地方。
目測一下距離,捧著餓癟的肚子,趴在馬背上哀嚎:“餓死了!為什麼不把道觀建在山下啊!”
奔波整日,人人皆是飢乏交加。
牟平道:“宋公子,這段路很好走,最多兩刻鐘就到了。”
秦顯把乾糧袋子拿出來:“要不公子先吃口墊一墊。”
獨孤銑道:“小隱,青霞觀的素齋久負盛名,就是皇上都讚不絕口。”
宋微咽口唾沫,沒接秦顯手裡的乾糧:“成,我忍著。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你可別騙我。”
獨孤銑笑笑不說話。
馬兒踏著平整的石階往上走,宋微晃晃悠悠騎在上面。有道是飽吹餓唱,為了分散注意力,他索性閉著眼睛唱起歌來。
唱的是回紇人一首風情小調,吟詠草原月色和對心上人的思戀。這首歌並非西域風格,而是來自古老的草原部落,即使最清新嫵媚的月下戀曲,也帶著悠遠遼闊之意,並無一般情歌的纏綿味道,拿來配此刻空山道觀,雪徑松柏,竟然出奇的合適。
反正不用看路,宋微閉著眼睛唱得投入。歌聲悠揚,平和沖淡,婉轉回旋處又總叫人覺得意猶未盡,情不自禁。眾人都不再說話,唯有馬蹄聲一下一下敲擊著石板,權作伴奏。山間迴音陣陣,正是天然和聲。
靠近山頂的位置忽然出現了兩個人,因為是自後方繞過來的,從正面看去,倒像是憑空冒出來,跟浮雕似的貼在雪面上。那兩人本來手持長杖探路,正小心翼翼往下走。聽見宋微的歌聲,停下腳步,站著不動了,正兒八經欣賞起來。
底下目力好的頓時認出那是兩個道士,高冠長袍,手拄長杖,揹負竹簍。這會兒一前一後側身靜立,下臨道觀,上懸雪峰,一眼望去,很有幾分仙氣。
宋微無意中睜開眼睛,立刻就瞅見了山上兩位忠實聽眾。他很自然地就舉起手臂,沖人家揮手打招呼,歌聲也不自覺變了點節奏,更顯輕快。
山上兩人顯然看見了他的動作,站在後邊那個首先舉起雙手,衝著山下搖擺揮舞。前邊那個明顯穩重許多,緩緩抬起一隻手,矜持而又友好地搖了搖,繼續拄杖凝聽。
一曲終了,道觀大門在即。山上二人也漸漸走近。
門口守望的弟子迅速奔入觀內,不大工夫,玄青親自迎了出來。
看見宋微,面上滿是驚喜,瞧一眼獨孤銑,又似乎心下了然。憲侯派來提前報訊的兩個侍衛已經跟她有所交代,故而玄青身邊只帶著長寧和另一個心腹弟子,無關人等早被她遣開。
彼此寒暄過,玄青卻不將客人往裡讓,而是迎向了從山上下來的那兩名道士。
走得近了,才看出為首那位白鬚白眉,紅光滿面,大冷天從山裡回來,絲毫不見頹狀,端的是鶴髮童顏。跟隨在他身後的,是個眉目靈動的少年,顯見乃弟子之流。
玄青合手行禮:“真人回來了。正巧獨孤侯爺返京路過此地,特意來探望真人。”
那老道士呵呵一笑,回了個禮,向前兩步,正式與獨孤銑見面:“侯爺總惦記我這老不死,可怎麼敢當。”
獨孤銑恭恭敬敬回了個玄門禮:“問真人安。近來俗務纏身,許久不曾問候真人,慚愧。”說罷,側頭看宋微一眼。
宋微趕緊上前一步,站到他身邊,認真行禮:“宋微問真人安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