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3/4 頁)
避讓已是不及,逆天神掌的莫大威力瞬間襲身。
“轟!”
須劫龐大的身軀被震上半空,卻只衣衫撕裂,既未吐血亦未色變,反一個筋斗往後倒翻,穩穩當當的落在地上,口吐濁氣。
廿載修業,易天寒功力精進若斯,一掌擊退須劫,已足震懾全場,但須劫在他猛招下挫退失利之餘,竟未大損,功力顯也不俗。
須劫望著易天寒,雙眼狠瞪,喘息道:“好、好厲害。”
“哈哈哈,痛快、痛快。”
易天寒放聲大笑,他最好鬥,硬碰硬的鬥,偏偏世上和他武功相若得就那麼些人,敢和他硬拼對撼的幾乎沒有,難得遇上須劫,雙掌對鈸次次硬架,毫無花巧,拼得只有兩個字——內勁!
須劫神情獰惡,眸中異光閃爍,緩緩地道:“師兄,為了本教大義,我去了。”
言下之意竟是要以命相搏。
“怎麼著,原來你還留了一手。好,好的很吶,哈哈哈。”
易天寒仰天狂笑。須劫越強,他打得才越過癮。
須劫肩頭顫動,喉頭荷荷幾聲,身上破損的僧袍突然鼓脹,身周似存勁風,臉上笑意漸狂,徐徐顯出霸悍之色,手臂肌膚由灰白轉為焦黃,似閃動金光,“本教自須彌薺子功下尚有一門神功,今日我就讓你見識見識它的厲害。”
“大——乘——輪——法!”
須劫虎吼一聲,雙臂疾振,威猛無儔的真氣順勢循繞周身,金芒耀閃,仿似活佛降世,已然催起“大乘輪法”中的護體秘訣。
大乘一詞出自佛經,在佛教典籍中是“度人又度己”的意思,以“萬法唯識”為理論,其奧義“生死猶如昨夢,菩提煩惱,等似空花”十六字演化為武功就是與敵同歸、捨身取義的意思。
大乘輪法分“五陰、三毒、六根、六塵、十八界”融合內功、拳掌、兵器、輕功等等,包羅萬有,是彌勒教中僅次於須彌薺子功的絕學,須劫自當慘敗孟飛之手,痛定思痛,苦心鑽研二十餘載,終得其中精奧,只是他皮糙肉厚,外功卓絕,光憑一手奔雷鈸法已罕逢敵手,從未當真施展應敵。
須劫厲聲狂嘯,率先出招,雙鈸相互一交,發出刺耳鳴響,再齊推向前,威勢強橫,猶如千萬旌旗之動搖,正是大乘輪法的起手勢“高山仰止”這一招真力深厚,暗勁洶湧,易天寒卻全無懼色,使動逆天神掌迎面相抗。
掌鈸互擊,兩人各自一震,旋即分開,須劫小退半步,易天寒卻一退再退,騰、騰、騰、騰,連退四步之多。
柳玉虛、曉塵、南宮不敗齊齊色變,驚道:“易兄!”
須劫又是一嘯,隆隆悶雷聲中,黃影急晃,殺機凜冽,一眨眼便搶至易天寒身前,雙鈸飛速旋動,影重重疊疊,綿密無匹,勢如千佛臨世、萬馬踐踏,招招都是重手,正乃大乘輪法的第二招“景行行止”易天寒全力招架,節節敗退,雖不曾中掌,卻也無法還擊。
須劫連發十七招,招招犀利,猛喝道:“老鬼,這一鈸為你送終!”
雙鈸一拍,聲如磐石撞擊,沉鬱凝重,右鈸驟然切出,左鈸於後追疊,雙鈸之力先後激盪,真氣激濺,威力遽增倍蓰,全然分不出哪一掌威力強些,這一招“華嚴圓覺”取名於華嚴、圓覺兩部佛經,將大乘輪法運使到極致,撼天動地、威不可當!
易天寒身子微側,一掌虛抓,瞬即拍出,雙掌也是一前一後,一快一慢,已用上了“水天一色”的絕招,須劫雙鈸勁力甫至胸前,已然盡數消弭,這一招威勢懾人的“華嚴圓覺”竟給他應手而破。
須劫面色驟變,向後退開一步,滿臉的不可置信,睜目咬牙,手臂微微發抖。他原擬這一招使足十成功力,一舉攻破易天寒守勢,只要第二鈸打到,既刻便能取對手性命,豈知易天寒竟輕描淡寫地破了,實在是難以置信。
易天寒哈哈大笑,厲喝道:“你打夠了該我回敬回敬吧。”
右掌轟然擊出,猶如晴天霹靂,偏又作出精奧無倫的動作,一收一拍間,已然擊中須劫左胸,須劫完全不及回御,胸口已吃重招,身子向後飛出,噴出大口鮮血。
須劫身遭重創,暴怒欲狂,運起大乘輪法中的“法華”一招待要反擊,易天寒已飛身攻來,長聲清嘯,連連出掌,收發之間快的不可思議,彷佛無影無蹤,肉眼難辯,卻又掌掌凝重,力道雄猛,每一掌都蘊含他幾十載性命交休的深厚內勁,更顯得浩瀚玄妙,變化無窮。
易天寒一招既出,連綿不絕,恍若霄漢繁星執行,既不能抗,亦不能止,須劫吃不住猛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