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順王后方大營,生擒靖安侯、信遠侯,重傷康平郡王。
七月十一,北靜王親率中軍進逼新津郡,與承惠王大軍狹路相逢,血戰怒風谷。忠順王分兵脫身,屯兵度陽關下。承惠王大敗,隻身棄城逃遁,殘部倒戈歸降,北靜王揮師追擊。
七月十五,忠順王與北靜王兩軍相峙於京師咽喉——度陽關下。
抵達度陽關的次日,探子飛馬傳來訊息。
李雲綬縱火焚宮,於宮門伏擊武衛將軍。喬裝禁衛逃出皇城,連夜執發出詔書後,投奔忠順王軍中。詔書稱,三皇子李雲緙與趙太后,東平郡王及北靜王謀逆,矯詔逼宮,帝室危殆。
詔令廢三皇子李雲緙為庶人,永不入宗室。
因宮中失火,趙太后夜半受驚,心神俱裂,被東平郡王帶出萬壽宮,直奔錦州東平軍駐守的海疆而去。如此一來,神都京城除了被廢為庶人的李雲緙之外,再無皇室中人。各路王爺紛紛帶著自己的家眷兵丁離京趕赴自己的封地。偌大的皇城,變成了一座空城。
李雲綬的出逃,公告天下的詔書,令忠順王師出有名,給了水溶措手不及的一擊。
然而到了眼下刀兵相見的地步,一道聖旨又豈能擋住水溶的步伐,成王敗寇才是至理。
說什麼召令天下,討逆勤王——如今過半的兵馬都在水溶手上,敢於追隨皇室,對抗水溶的州郡也已敗的敗,降的降,僅剩東平王和忠順王兩名老將,還在抵死頑抗。其餘寥寥幾支藩鎮兵馬,心知皇室大勢已去,螳臂安可擋車,索性明哲保身,只作壁上觀。
東南幽國獨立,南安郡王觀望,東平王帶著太后佔據錦州,忠順王保護著李雲綬在度陽關擋住水溶的進京的去路。偌大的天朝如今四分五裂,竟然形成以西北軍和北靜王水溶為中心分割而治的局面。
原本忠順王想在度陽關重挫水溶的西北軍,然因為力量懸殊太大,忠順王部下根本不是水溶的對手,忠順王身受七處重傷,死戰力竭而亡。大破度陽關之日,李雲綬在威烈將軍馮唐父子的保護下沿江倉皇逃走,說是去投奔南安郡王,但其後果卻不可而知。
水溶命手下眾將領帶兵在度陽關休整,只帶五千鐵騎和鳳天駿入京。黛玉坐在寬敞舒適的馬車裡,跟在鐵騎之後隨行,夜景闌手下斷魂崖幾十名高手左右護送。
想著這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便已經是天翻地覆的變化。黛玉靠在馬車裡,一手撫在依然平坦的小腹上,心生感慨。又念著南宮傾城遠在江西,不知南宮老夫人和他近況如何,又頓覺惘悵。忍不住輕嘆一聲,身子隨著馬車輕輕地晃著,看著車頂的五彩繡鳳。
八月初八,從朝陽門自大營,四十里甬道皆以淨水灑道,黃沙鋪地,禁衛軍沿途列仗,持節侍立,所經之處,庶民一概迴避。左右兩相帶領文武百官,出朝陽門,恭迎北靜王入京,自王公以下官員,皆列道跪迎。
三幹鐵騎精衛再一次浩浩蕩蕩踏入朝陽門。沿路帥旗高揚,旌徽招展,所過之處,百官俯首。
水溶卸下染滿征塵的戰甲,以親王服色入朝。黛玉親手為他穿戴上九章蟠龍纈金朝服,紋龍通天冠,以七星輝月劍換下那柄寒意懾人的古舊長劍。玄龍鞭依然纏在腰間時刻不離身。而黛玉卻一身乾淨的月白宮裝,金黃鸞絛,九鈿雙佩,只是尋常婦人家的裝扮,乘鸞駕,攜儀仗,隨他馬踏天闕。
一身戰甲,一身朝服,從邊塞長空,到九天宮闕,他終於踏出了這一步。從鸞車裡凝望他傲岸身影,黛玉知道,從今天開始,那個英雄蓋世,氣吞山河的男人,才真正成為了權傾天下的北靜王。
而今天,黛玉將在新皇李雲緙的冊封下,成為真正的北靜王妃,與他並肩齊駕,一同踏入九重天闕。
這至高無上的皇城,是紅塵女子皆嚮往的地方,多少人曾經站在這雲闕之上探首張望,好奇於塵世的繽紛。未曾想到,終有一日,黛玉自已卻登臨這高高的宮門,以征服者的姿態,俯瞰眾生。
李雲緙金冠黃袍,神采張揚跳脫,一改往日;他身後是紫袍玉帶,風度軒昂的梅翰林,連梅瑜澤也已身著銀青光祿大夫服色,越發風神秀徹,朗如玉樹。
黛玉遙遙望去,唇角悄然彎起,一朵美麗的微笑綻開在她如玉的面靨之上。
第46章 封王妃做客昭陽殿
新皇臨朝,當廷宣旨,嘉封一眾平叛功臣。
梅翰林加封太師,北靜王加封太尉,戰蒼雲等一眾武將皆進爵三等,連半路歸降的將領亦獲晉封。
然後是賜封林氏黛玉為北靜王妃的旨意,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