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麼。但問題是有一天,周敏帶著兒子去赴朋友的約會——周敏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和自己幾乎在同一時間生下孩子,所以三個人約好找個時間帶孩子出來給其他兩個人看看。
三個孩子,兩男一女,被放在一起,彼此好奇地注視著對方。
三位母親則含笑拿著玩具逗弄著三個可愛的孩子。但很快,不止是周敏,她的兩個朋友也發現出問題來了。
原因就在於兒子一貫的“靜”。
其實“靜”本身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在其他兩個孩子的“動”和不時發出的“咯咯”的笑聲中,這種安靜就顯得格外不自然和……詭異。
有一個朋友不死心地拿玩具去逗弄兒子——毫無反應。而周敏敢發誓,她絕對看到了兒子淡淡瞥過去的眼神和微皺的眉頭。
該不會是自閉症吧?周敏的朋友們如此猜測。當時,這個詞在人們的認知中剛剛出現不久,雖然不甚瞭解其具體含義,但也足以引起一個母親的恐慌了。
於是,在朋友們的建議下,周敏抱著兒子心急火燎地立刻趕去醫院了。
“你的兒子智力沒有問題。”在一系列的檢查過後,醫生肯定地告訴周敏,“事實上,他的聽力、視力和感覺甚至要超過一般嬰兒的標準。”
“那他為什麼經常一個人呆呆地坐著,不吵也不鬧?”周敏還是無法放心。
“關於這個,有些嬰兒因為天生性格使然,的確不能以一般情況衡量。可能你兒子就屬於這種情況吧。”其實醫生也有些納悶,做了這麼久兒科醫生,還從未見過這麼乖巧的嬰兒,偏偏檢查又檢查不出任何問題,他也不能妄加揣測。
於是,周敏只能滿心疑惑地抱著兒子回家了。
只是……
我望著周圍幾乎快將我淹沒的玩具,深深嘆了口氣。
不是我不理解媽媽的擔心,而是我實在無法“強顏歡笑”。
心智已經成熟的我再怎麼“反璞歸真”也無法“歸”到嬰兒時代——做戲我自然會,但我不屑於那麼做。我寧肯一個人靜靜地待著。
不過,自從去過醫院後,現在的我明顯已經成了全家的“重點盯防物件”,時不時地,我的身邊會冒出一大堆玩具,接著,便是一雙雙滿懷期盼的眼睛。
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動——這麼直白的愛是成年以後的我再無法享受的,我很珍惜這種感覺。
不想讓他們更加擔心,我有時候會勉為其難地做一個“合格”的嬰兒;但更多時候,我會使出最後一招——睡覺。
睡覺總是“無差別”的吧!我無奈地想。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我變得越來越嗜睡。
唉,都說嬰兒時代是一個人最無憂無慮的時間段,除了吃飽睡好別無所求。殊不知成人有成人的難處,嬰兒也有嬰兒的煩惱啊!
無人的房間裡,我嘆著氣。
牆上的日曆一頁頁撕去,轉眼間,我已經八個月大了。本月裡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我清晰地喊出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雙音節詞發音無可挑剔;第二,我可以蹣跚地走路了。
這兩件事讓我們全家欣喜若狂,就差沒放鞭炮來慶祝了。媽媽更是整天“吉吉真聰明!”地在我耳邊唸叨著,然後拼命親我。
我突然覺得這樣的生活真好,真希望它一直持續下去。
平靜的日子呵……
我坐在院子裡,閉著眼睛聽槐樹“沙沙”作響的聲音。晴空中一群鴿子展翅飛過,鴿哨在天空中迴響,悠遠寂揚。夏日的午後,我獨自一人靜靜地品味寂寥。
有多久不曾享受過此刻的靜謐了?心境亦有觸動。其實我並非多愁善感之人,只是此種環境下,難免會興起幾縷“傷春悲秋”的情懷來,畢竟我是個有太多秘密的人。
前世的記憶,註定我一輩子無法擺脫過去,所以我常常會為未來憂慮,儘管很多時候它是不自覺的,連我自己也沒有覺察到。
當初做出還世的選擇,我不曾有一絲猶豫;但如今,我生出了迷惘之心——一種何去何從的迷惘。
我知道很多事情,它們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不久之前,我還在為能夠洞察先機而沾沾自喜——但現在,我發現,有時候知道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就像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
知道了又怎樣?我能改變什麼!我可以扭轉什麼!
不願再抱著上輩子得過且過的心態活下去,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