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之位!
慶王龍俊,皇子中排行第二,小太子三歲。
慶王風流倜儻,長相俊美,自小聰明,熟讀經史,研修武功,他與太子、安王,是所有皇子中最得皇上寵愛的,劉皇后登臨後位,慶王甚至比太子還受皇上的器重,這就難免太子會生出岌岌可危的想法。
三皇子安王卻沒有那麼多想法,不就是回封地嗎?這可是個好機會,他不會浪費的。
安王龍代,丰神俊貌,英偉挺拔,給人的印象是寡言少情,深沉冷酷,他為人低調,不好露面,人前表現出來的永遠是一副桀驁不馴的冷麵少年模樣,沒人知道他平日裡都在做些什麼。安王七八歲時曾隨宮裡的御前侍衛習武健身,十四五歲上有一次出府遊逛,遇到一個老道士,那老道士也不知道跟他說了什麼,之後他就熱衷於遊山玩水,常常獨自離開帝京,五湖四海到處去遊蕩,王府家奴在他的逼迫下不得不為他隱瞞行蹤,有時半年十個月不回王府,為此不知被皇上和太子訓斥了多少回,安王也不辯解,多年來行為看似放浪無拘,但皇室子弟應修習的文韜武略,他未落下一件,武功和劍術更是精湛了得,身上綜合了各宗各派的武藝,這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他在積累,匯聚能量,以期有朝一日助兄長一臂之力。
慶、安二位王爺下放封地不到二年,一日劉皇后病重,思念慶王,在皇上面前哭泣,皇上垂憐,一道聖旨召回慶王,慶王自此長住帝京,不再回封地。而安王仍舊留在自己的封地,一住四年。
這年五月,值仁孝皇后辭世十週年大祭,劉皇后提醒皇上:安王治理封地事務繁忙,且路遠難行,恐趕不及回京。太子應親往景山陵園祭母,因年紀尚小住在帝京的仁王龍僖、靈王龍佳,可會同慶王龍俊一起陪護太子前往。
皇上感念劉皇后賢德,降下一道諭旨,欽命太子前去景山祭母,慶王、仁王、靈王同往。
正當連天幾場大雨過後,太子一行車馬行進在泥土鬆軟的山路上。山路崎嶇,路面泥水膠結,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