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4/4 頁)
殿。
這是陳氏和小魚第一回來普濟寺。
雖然普濟寺聲名在外,但這些年她們日夜為生活奔波勞累,也從未想過要來這兒拜佛求神。
唐小魚就不用說了,她以前還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雖然違反物理學定律地穿到了這個時空,並且年齡和身體都縮了水,但自小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的她,根本就沒有形成宗教信仰。
而陳氏,在她最困苦絕望之時,是清心觀收留了她,她日日夜夜聽的是道德真經,見的是三清老祖的聖像,自覺自己是入了道門的,所以並不會到佛門來問道。
不過這回是知縣夫人相邀,而且這個時代佛道兩教並沒有嚴重的排它性,向道的人偶爾去拜拜菩薩也是十分正常的事。陳氏對佛門是不大瞭解,但也聽說普濟寺香火十分靈驗,便想著能趁這機會去求一份平安順遂。
一 行人先拜歡喜佛,再拜十八金身羅漢,之後在各殿行禮祈願。青煙嫋嫋,滿室檀香,聽得是木魚清響,耳畔是慈悲聲聲的經文。不知多少僧人正在偏殿齊聲唸經,雖 然聽不大清楚經文是什麼,但那聲音低沉渾厚,帶著悲天憫人的情懷,似洪流,如清波,滌盡一切世俗塵念,讓人心境不自覺便平和下來。
陳氏跪在觀音像前,誠心祈禱著,願小魚今生幸福安康,萬事順意。
菩薩腳踏鰲背,手託淨瓶,低眉俯瞰眾生,寶相莊嚴,慈悲端肅。
待她站起身來,沈夫人笑著輕輕拉了拉她說:“你知道嗎?普濟寺最靈的是求姻緣,你難得來一回,不如也問一問菩薩吧。”說著,將手中的籤筒遞了過去。
唐小魚跟著沈妙君磕了七八位菩薩之後就有些耐不住性子了。
她們每位菩薩面前都要三跪九磕,口中還要念念有辭地許著心願,唐小魚覺得自己頭都磕暈了,腰也彎酸了,再一眼望過去還有一溜排的蒲團等著去跪,就覺得腦殼發緊,只想著要溜。
她跟沈妙君靠得最近,沈小姐聲音雖低微,奈何唐小魚姑娘有雙貓耳朵,聽得真真的,她是在為自己未來的夫婿許願呢。
沈妙君早許了人家,未婚夫是沈知縣的同年好友,也是個學問好的,年方十六歲,已經是個秀才了。今年秋天要下場去考舉人,無論考不考得中,沈妙君八月都要嫁去那家。
也難怪她會這麼緊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