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響了好幾通,也是個忙人。
由於普查小組進村,村裡幾位好奇的村民吃過飯便跑村幹部家,這些村民都說要帶路,還說他們還知道哪哪有古代的東西。
李弘與翊棠聽村民說話有些吃力,但還是感謝了又感謝,讓村民帶路。
由村民在前頭領路,普查小組在村外一片莊稼地裡看到了那座木橋,風格與先前發現的那兩座橋相似,顯然是同一時期所建。
村民們也不懂這麼座貌不驚人的木橋有什麼特別之處,都好奇站在一旁看翊棠與李弘忙碌,看他們照相,丈量,做記錄。
記錄好這座古橋,翊棠與李弘又去看了村民說的幾處“古蹟”,但並無多少收穫,兩人忙到夜晚,才得以返回學校。
張銘自正午回學校,便一直陪在彩華身邊,彩華還擔心李弘與翊棠跟村民打不好交道,張銘笑著說也該讓他們去適應了。
到夜晚彩華身體已無大礙,說是頭也不疼了,燒也退,再躺下去要長蘑菇的。便與張銘坐在陽臺上聊天,等翊棠與李弘。
“翊棠雖然像個頑童,但對待工作一向很積極。普查工作即使完成了,也可以考慮將他留下來啊。”
彩華很喜歡翊棠,覺得像個弟弟,有種親切感。
翊棠是招聘文物普查工作員時前來應聘的,他是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的青菜蟲,但他的學歷與專業都符合招聘要求。安排進吳鬍子的普查隊時,大家都還好奇怎麼這個杭州小子跑到雲南來參與普查工作呢。後來見小韜跟翊棠打招呼,所里人才知道原來是小韜通知他過來應聘。說是想鍛鍊能力嗎?到這裡當個普查工作者吧。
晉寧確實是個好地方,文物古蹟十分豐富,包含範疇也很廣,這地方,就連恐龍化石都曾出土過。
“這要看翊棠自己的意思了,我倒是覺得他不大適應這裡,條件沒有杭州好,何況他家鄉在杭州。”
張銘說時,掃了下被夜風吹亂的劉海,他的劉海有些長了,由於這段時間太忙了,都忘了要剪頭髮了。
“你頭髮長了。”
彩華微微一笑,她還記得當初她與張銘一起進入考古所的情景,那時的張銘劉海都快蓋住眼睛了。
“過兩天就抽空剪下,確實長了。”
張銘見彩華笑,他也笑了,覺得兩人這樣坐在陽臺聊天,很愜意。
彩華長髮以前都是束在身後,今天放下,風吹揚而過,飄飄然,甚是好看。
“我記得你當初進所裡時,頭髮都將眼睛蓋嚴了。”
彩華說時打量張銘的髮型。
“像個書呆子吧,當年。”
張銘輕嘆,他其實一直都是個書呆子。
“是有點,還是要露出眉頭好看。”
彩華眼裡含笑,帶著幾分調皮,這樣的彩華,才是最初給予張銘印象的彩華。
“是嘛,那我就繼續保持。”
張銘笑道,他看著彩華,眼裡滿是深意。
彩華這回沒有迴避,也看著張銘,她眼裡有遲疑與困惑。她也說不清楚自己對張銘的情感裡有沒有愛情,或許因為她不想再愛上任何人,因此也失去了愛上一個人的能力了?
“進屋吧,外頭風不小。”
張銘站起身,他已恢復常態,他似乎也明白,彩華心裡有個影子,而那個影子並不是他。
“好像是李弘、翊棠回來了。”
彩華聽到了有人登上樓梯的腳步聲,夜晚,靜寂的大樓,隨便一點聲響,聽起來都很響亮。
沒多久,果然看到李弘、翊棠上來,這兩人一人提西瓜,一人提葡萄。
“彩姐,你怎麼起來了?”
翊棠見彩姐人與張銘在陽臺,便迎了過去。
“感覺好多了,就下來走走。”
彩華回答,看到這兩人買的水果,猜到是因為自己生病才特意買的,這兩個後生,確實很討人喜歡,待人體貼。
“你們吃過晚飯了嗎?”
張銘想到這兩人這麼晚才回來,該不是忙到現在,連飯也顧不上。
“早吃過了。”
翊棠說完話,便去洗葡萄,而張銘也去找刀,好切西瓜,這兩人一回來就又開始忙碌。
“村外那座橋看過了?”
張銘問時,李弘遞了片西瓜給他。
“這村子的三座橋都是同時期建的,風格近似。”
李弘做了回答,他手捧塊西瓜,張嘴咬了一大口。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