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頁)
江永清想起逝去的母親和義父,心頭百味翻騰,不由陷入了回憶。當他回過神來時,卻發現李煜要將玉佩送人,於是忙阻止道:“這是先生的傳家寶,怎可隨意送人。在下也有一物,足夠幫這位老哥的了。”只見他從懷裡掏出枚紅寶石,遞給中年人道:“拿去吧!治病要趁早,千萬耽擱不得。”
中年人接過紅寶石,老淚橫流道:“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三位難道就不怕遇到騙子嗎?”
江永清泰然自若道:“老哥未免把人都想得太不堪了,這世上畢竟還是好人居多。”李煜接著道:“人之初,性本善。並非所有人都是貪婪自私之輩,你就收下吧!”
中年人卻一本正經地道:“非也,非也,只是二位不曾看見。人活於世,只要沒錢沒地位,即便死在路邊上,也不會有人憐惜的。比如咱家鄉,那楊員外家不過死了只能斗的公雞,這地主老財便將其風光大葬,用的還是裝人的金絲楠木棺。可咱們老百姓呢!連家人病重了,都無錢求醫哦!”
婦人跟著道:“相公說得沒錯,在那些達官顯貴的眼裡,咱們老百姓就如同草芥,根本不值一提。”
中年人接著道:“你們可曾見過人喝粥,還得先看狗啃完骨頭的?沒有吧!告訴你們,咱們縣太爺家就有那麼一條惡犬,每天都在縣衙門口啃骨頭,那些前來討粥的饑民,要先等這惡犬吃飽了,才能喝粥。你要是先喝了粥,被那惡犬和衙役們看見,嘿嘿!不把你生吞活剝了才怪。”
婦人搖頭嘆道:“這世上本無公道可言,即便是有,也掌握在那些權貴手裡,那有咱們老百姓說話的份。”
江永清勸慰道:“世間確有諸多不平,但只要自身不失公允,對得起天地良心就行。二位雖遭遇坎坷,但也無需如此憤世嫉俗,還是早日將病體治好才是正道。”
中年人千恩萬謝,這才揹著婦人大步而去,還邊走邊唱道:“風蕭蕭,夜瑟瑟。饑民喝稀粥,惡犬啃骨頭。誰敢先張口,下餐食你肉。鬥雞百年後,員外砌墳頭。七尺青石陵,五丈黑土地。天昏昏,地暗暗。風雨亂神州,權貴縱馬遊。人命似兒戲,任民血汗流。豪門不盡屋,餓殍入殮苦。世上誰憐我?卻是我憐人。”
“好一句世上誰憐我?卻是我憐人。”李煜心生悔意,不由感慨道:“只可惜時光不能倒流,不似那月缺了還能再圓。”
江永清揶揄道:“當你高高在上時,眼裡有的只是榮華富貴,身份地位,那裡會想到這些疾苦的百姓?先生現在悔悟,雖說挽救不了你的國家,但多少還是讓人欣慰的。”李煜見江永清如此說,心裡多少好受了些。
公孫婷指了指離去的夫婦,比劃道:“你瞧他們,一下子變得容光煥發起來了。”江永清笑道:“人一但有了希望,精氣神自然會好些的。義父說過,治病光用藥是遠遠不夠的,讓病人精神好起來同樣重要。”
“真乃至理名言,不知江大俠的義父何許人也?”李煜隨口問道。江永清嘆了口氣,淡淡道:“我義父就是先前那位老哥提到的花神醫。”
李煜不住點頭道:“難怪,難怪。當年小周後得了怪病,遍尋金陵名醫也無人能治,最後還是被花神醫一副藥給治癒的。說起此事,江大俠父子對鄙人夫婦可謂恩同再造啊!”江永清笑道:“也許這就是緣分吧!”
三人找了家小店,隨意吃了點東西,便又繼續上路。街角處突然閃出一胖一瘦兩個男人,仔細一看,竟是別理和莫信。只聽那別理道:“我說瘦子,那書生的玉佩可是個寶貝,咱們看來還得再廢番手腳。”
莫信點頭道:“不錯,是寶貝咱就不能放過。只是這騙人實在是件費力的事,你瞧剛才,把我哭得跟真死了老孃似的。咱兩不如跟著他們,今晚來個‘夜叉盜寶’如何?”別理同意道:“那就這麼辦吧!”兩人計議停當,隨即悄悄掩了上去。
江永清三人離開小鎮,一路向東南而行,不久便來到一條小河畔。只見河水川流不息,將一座木橋沖斷,阻礙了人們的通行。現在正是春耕時節,農務繁忙,不少百姓苦於無法渡河,不由心急如焚。
也不知是誰忽然喊道:“烏家口有人搭了座橋,大家快去那裡渡河吧!”此話一出,百姓立刻蜂擁向下游。江永清好奇道:“咱們也去看看吧!”三人於是跟著人流往下游走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走了差不多兩里路,終於來到了烏家口。江永清遠遠便看見河心有個人,用自己的肩膀抗起兩根圓木,架成了一座臨時的木橋。另有人在圓木上鋪了些樹枝,不少百姓就這樣匆匆而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