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派給她,到時他的衛兵找不著人那麼她可會受罰了。希望巴克爾這次一投即中,這樣他們既可以即時回去,又能有魚吃。
“喂!你們在幹什麼?”
所有人頂著大風聚精會神盯著海面時,身後突然有人喊起來。王玉婷回頭看去,是個老人,穿著粗布衣,提著魚釵,扛著網,是當地的漁夫。
“這種天氣捕不到魚!想捕魚應該等到下午風停後!”老漁夫衝著這群外行人大喊。
士兵中拉丁語最熟練的德爾非立刻回答了老人,“老人家,我們等著抓到魚做午飯呢!”
“你們是外地人吧?”老漁夫聽見他們的口音和捕魚意圖便搖起了頭,“這一帶每到中午就會颳大風。附近的漁民在這個時候全會收網回家。你們也回去吧!不然白費力氣!”老人說完提了提肩上沉重的漁網,在沙灘上吃力行走。
士兵們沒在意老人的話,不過也感到這樣的鬼天氣的確極可能一無所獲。王玉婷立刻站起來,三兩下跳回沙灘,追上了老漁夫。
“你說這裡每天會颳大風,能不能說詳細些?”她操著蹩腳的拉丁語,拉住老人追問……
風依然大作,王玉婷騎馬飛奔,回去的路比來時順多了,因為順風,沒有沙塵迷糊眼睛,速度也加快了。
戰馬飛馳進入營地,她跳下馬背,直奔向將軍的帳篷。“我要見將軍,有重要情況!”她急匆匆告訴帳篷名的衛兵,要求他快通報。
“將軍不在這兒,他去附近檢視地形了。”衛兵回答。
王玉婷著急地踱了踱腳,關鍵時刻居然找不著人了。她翻上馬背,打算去附近找找。這時營地裡傳來馬鳴聲,一隊騎兵奔入營地,為首的是匹純白戰馬,看不清騎馬的人,他裹著斗篷以遮蔽風沙。王玉婷發了一會兒愣,全軍騎純白戰馬的只有一個人,她立刻迎了上去。“漢尼拔將軍,我有件事告訴你。”
“我也有件事要告訴你,隊長。”說話的人解開斗篷,騎著白馬的正是漢尼拔。“先說你的事。”
“這裡每天中午會颳大風,從海上刮向陸地!”王玉婷把從老漁夫那裡打聽來的情況說了一遍。
漢尼拔很滿意,笑著說:“看來我們想到的是同一件事。我也得到了同樣的情報。通知你的人,立刻收拾行李。軍營需要挪地方。”
“是!”王玉婷爽快地敬禮,“我也是這麼想的!”
第六十七節 假預兆
羅馬軍日夜兼程,可依然比迦太基人晚一天到達坎尼,他們依照迦太基人的做法將軍營分別建立於奧非都斯河兩側。抵達坎尼時已是傍晚,士兵們一邊紮營,一邊準備晚飯,炊煙在無風的黃昏下筆直地升上天空。
執政官及元老們的帳篷已經搭好。元老院選擇了一百名元老作為這次大戰的顧問與監軍,他們的住處靠近執政官,圍繞著兩位執政官的帳篷以及最大的會議帳篷。
“這樣寫。在鮑魯斯與瓦羅執政之年,我,作為一名普通元老,有幸見證了偉大頑強的羅馬人與迦太基人——那位獨眼的布匿將軍的決戰!”利略元老在帳篷中來回踱步,他口述著,私人書記官手中的筆飛快書寫,記錄下他的話。利略元老頓了頓語言,邁了幾步,突然抬頭有了靈感,“別這樣寫,改掉!在鮑魯斯與瓦羅執政之年,我——一名普通的元老院成員,一位羅馬公民,在國家幾經失敗與慘痛教訓後,終於等來了驅逐入侵者的最後一戰!我非常榮幸地被選為元老院代表,見證這歷史性戰鬥……”利略元老又頓了頓,抬頭仰望帳篷頂端,一會兒後又垂下頭沉思。“別記了,這樣的用詞會讓人誤認為我是瓦羅的支持者!重新開始!”利略元老再一次制止了書記官的記錄。
光亮的劍刃反射著油燈的暗淡光輝,使整個劍身看上去猶如一面明鏡。陳志小心地擦拭著短劍刃口,看了眼來回踱步的元老,思維敏捷的利略元老竟然也會出現語無倫次的時候。他只看了一眼,繼續沉默著擦亮劍身。
“改回之前那一段。在鮑魯斯與瓦羅執政之年,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元老……”
“利略元老,這一句你至少重複五遍了!能不能換句有新意的?”
帳篷外傳來笑聲,身披紫色斗篷的將軍大步走進元老的住處。“鮑魯斯?”利略元老大吃一驚,眯著笑眼,指住執政官說,“你太狡猾了!把自己隱藏起來,偷聽別人鬧出的笑話!”
“行了,利略。什麼笑話?不僅你是如此,許多元老在戰爭的壓迫力下變成了結巴,如果誰說他沒有一點緊張感,那才是笑話!”執政官在元老的邀請下與元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