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過細一看,霸氣外洩,不怒自威,盡顯王者風範。
虎牙鎮尺鬃眼細密,質地堅重,沉若黃金,呈紫黑色,又似褐中透綠,整個尺身光素平實,不加雕飾,蟹爪紋理纖細浮動,尺邊線條鈍化柔和,顯然是主人年復一年的把玩撫摩所致。三顆虎牙齊整鑲嵌在尺頂一端,呈象牙白,與深沉的尺身形成強烈反差,卻也莊重美觀。把尺近聞,微有芳香,暗香湧動,直入心脾,提神怯晦,啟慧明智。
端的是好東西,我心下不由驚讚一聲。
我以前閱覽《草木物鑑》,對檀木有些瞭解。檀,梵語是佈施的意思,因其木質堅硬,香氣芬芳永恆,色彩絢麗多變且百毒不侵,萬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稱聖檀。紫檀,生長緩慢,八百年方能成材,硬度為萬木之首,故稱帝王之木,有養人的神奇功效,接觸久了,如主人有黃牙則會變得特別白。紫檀銼末入藥,可治瘡毒。
當時讀至此處,我就想一睹聖檀之風采。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不過半尺,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今日得之,實在感到意外。
師父見我把尺愛撫不已,沉醉其中,大約覺得物歸惠主,甚是欣慰。
“這是第二樣隨身寶物”,師父再次從懷裡掏出一冊泛黃古籍寫本。
那封面為雙層厚皮,略有損壞,泛黃封皮用硃砂筆書“柳派走屍偏門秘技”。內頁為薄皮,文字在皮上刺青而成,旁邊配有解釋的圖畫,從字跡字形來看,應是唐宋時期的寫本。
“移魂走屍,師出多門,各有獨門秘籍。我柳派走屍至今日,在世弟子僅有百餘,人丁不及其他門派之多,但地位絕對是江湖走屍各門各派之翹楚,系百域之雄,為何?靠的就是自家偏門絕技,這本《柳派行屍偏門秘技》是本門的絕世孤本,為先師所賜,其中圖文我已默記在心,今日移交於你。按照本門規矩,此書只傳品德端莊、慧根早開的關門弟子,自你之後,我也不再收納弟子。此書你必定時時揣在懷裡,做到書不離身,人不離書,即便本門其他弟子亦不可窺視,切記!倘若丟失,你移靈走屍的功力將大打折扣。”
我誠惶誠恐,滿懷感激收下《柳派行屍偏門秘技》,略一瀏覽,見書中內容都很生疏,原來師父之前教我們的只是一些趕屍的基本常識,不過皮毛而已。
《柳派行屍偏門秘技》前面大部分為趕屍偏門秘技,後面還附有“醫卜星相”等遁術。
只是那刺字的皮,既不像羊豹皮,又不像豬牛皮,聞味,似乎不是獸皮,再觸控感覺,柔軟細嫩,如人肢薄皮。我滿腹狐疑,暗下尋思:莫非是人皮!
師父似乎看穿我的心思,道:“不可說!”
“倘若趕屍途中遭遇不測怪相或是疑難結症,你即可開啟此書,找尋化解辦法。此書一共八十頁,前面七十頁雙面已經撰刺圖文。後面十頁,持有此書的人,如果自有所悟且屢經實踐可行的絕技,可逐一補充增添,以不斷光大本門秘技。”
我開啟一看,後面十頁果然空空如也。仔細辨認,自第十頁開始,字的墨色深淺以及筆跡居然各不相同。看來是本門高人不斷堪驗補充的結果,心裡嘖嘖稱奇。
“大凡走屍之人,多懂觀天象、占卜、醫術等技藝,這些在書中也有記載,你可自己揣摩記下。另外,趕屍行當與儺技、武術也是息息相關,你一介秀才,武術也就罷了,免得傷了筋骨。”
我連連稱是。
寶物移交完畢,師父將一水碗置於神龕上,手指在水上施法畫符,唸咒,接著取上等辰砂,用筆調好,讓我靜心誦經,閉目養神。
少頃,只聽師父唸唸有詞,“噗嗤”一聲,嘴裡含一口符水猛然噴向我的印堂處。之後感覺那硃砂筆在天目處驚鴻一點,我一陣天眩地轉。頃刻,兩眉中間的天目啟用潤通,額前出現第三隻眼,我看到不可思議的一幕:屋外涼亭之中,一對身著唐朝服飾的老翁老嫗相對而坐。鬼崽妖在與他們嬉戲,那翁嫗面目慈善。
但此前根本就沒有這兩個人存在,莫非是陰魂現身?我暗叫一聲“不好”。
師父按住我,說:“不礙不礙,你看到的唐人魂魄可能以前隱居於此,他們並無惡意……”
原來師父剛才舉行的是天眼通儀式,給我開了天眼!
“可鬼崽妖怎麼也可以看到陰魂?”我很是奇怪。
“那鬼崽的陰陽眼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可以看到鬼魂。鬼崽妖已經陰陽兩通,陰可見鬼魂,陽可見生靈。陰陽之間,可以自由調理。鬼崽妖是靈童,有童體護身,一般的鬼怪傷不了他。在九龍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