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金庸傳奇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病弱萬人嫌乖茶,頂級大佬離綜寵穿梭電影世界開局抽取燕雙鷹相思封鎖情原神之開局魔刀千刃全民木筏求生,我娶妻就能變強全息網遊:擁有神器後我職業全能NBA:老子天下第一歡迎來到星火樂園餓殍:鏡花水月咒回土著被綜漫男神們包圍礪刃!普通人2025年改運風水網遊:治療與守護鄉愛永強媽重生,坤爹我不伺候了

旦夕譭譽何足道,

百年成敗事非輕。

聆君國土宣精闢,

策我庸弩竭愚誠。

風雨同舟當協力,

敢辭犯難惜微名?”

………………………………………………

退出江湖

他的權力慾很淡,

嚮往著且自逍遙沒人管的生涯。

金庸曾說:“我寫社評,那是寫真,寫小說,那是寫美,而佛學,是揭示善的。真善美,才是一個完整的精神追求。”

金庸是一個通人,他洞察了人生的千奇百怪,喜怒哀樂。他能夠在創作最輝煌的時刻,悄然隱退,宣佈不再寫武俠。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又說要從《明報》退休。1991年底,金庸作出了一個驚人決定:出售自己擁有的《明報》部分股權,出讓《明報》控制權。

其實,金庸出售《明報》的念頭早就有了。1985年,他曾與世界著名的報業大王,澳大利亞人墨多克有過接洽,當時,墨氏願出十一億港元,由自己名下的香港老牌英文報社《南華早報》全盤收購《明報》。後來,此事因故告終。此後,一直有報業集團同《明報》洽談收購合併之事。

終於,在1991年12月11日,金庸與香港智才集團董事會聯合宣佈,智才收購《明報》的計劃初步實現。

1994年1月1日,金庸完全退隱。1993年底,明報董事局發表如下啟事:

明報集團於1992年2月改組,進一步發展多元化業務。1993年4月1日起,董事局主席查良鏞先生要求改任集團名譽主席,逐步實現查先生分階段退休之心願,並推薦于品海先生出任主席。今年12月初,查先生致函董事局,希望自1994年1月1日辭去名譽主席及非執行董事之職銜,靜心歡度退休後旅遊、頤養、講學及著述之生活。董事局再三誠意挽留,查先生懇切表示年近七十,志在‘放下、自在’。董事局雖極感遺憾,然必須尊重查先生之心願。

查先生1959年創辦《明報》,憑其學問修養、道德勇氣和從事新聞工作之經驗,以“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為信條,創造出文人辦報、辦期刊、辦出版社而成功之歷史。縱觀《明報》三十四年間走過之路程,反映出查先生對人類世界、對中華民族及中國文化寶愛之情,亦流露出其謙謙儒者之大胸懷。

這篇啟事不僅宣佈了一代報業大亨查良鏞退隱的訊息,而且對他所創辦的明報事業作了精要的回顧與中肯的評價,充滿著明報同人對於金庸的敬愛之情。

金庸在明報集團保留了25%左右的股權,他計劃分批出售到1996年底。為什麼這樣?他回答:

“我不可以在市場一次過丟擲,這會壓下股價,對公司不起,對我自己,對智才都是不好的。這樣的安排和政治絕對無關。我的住宅正在翻新重建,花費不少,如果我對九七不樂觀的話,就肯定不會重建我的舊房子了,花一大筆重建費用就很蠢了。”

顯然,《明報》已投入了別的門派。這樣一來,金大俠勢必成了孤家寡人,這是否意味著大俠一手建立的,威震江湖、垂名數十年的大門派,如他筆下裘千仞的鐵掌幫一般,從此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了?

大丈夫行事,俱具本色。故能撰武俠,能描繪江湖,能建立《明報》,能封筆歸隱,也能賣出《明報》。

金庸深情地說:“《明報》是我畢生的事業與名譽,是我對社會、對朋友、對同事的責任。”

那麼,他又為何賣出《明報》?且聽他自己的解釋。

一是自己年事已高,要趁早為報紙做個安排。1986年《明報》創辦三十週年時,他已宣佈不再擔任社長一職,每星期只到報社一兩次。“我精力漸漸衰退,如再繼續掌管大權,企業和報紙會老化的。”金庸說:“應趁我頭腦還很清楚的時候,做個長期的籌劃,要使報紙、週刊和月刊的生命比我個人的生命長得多。”不難看出,這是年老的智者發自肺腑之言。

二是答應牛津大學的聖安東尼學院,做教授級的名譽院士並講學。1992年底牛津大學接納金庸為訪問學者,這使金庸大為高興。他說他在中學時就夢想去牛津或劍橋讀書,沒想到這個願望在晚年實現了,且是去講學!儘管金庸一再對人說去英國既非移民,也非為此才出售《明報》,但人們從中也能看出一些聯絡來。

三是為《明報》引進資金和管理的活力。《明報》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得冒許多投資上的風險,金庸是穩健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嫡妃重生世界第一偵探事務所穿越之帶著空間養夫郎害羞蜜糖糾正之界寒梅舞春風
返回頂部